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云南2020年南方电网社会招聘管理学练习题(484)

来源: 2019-03-04 09:57

 ■ 原典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春秋至秦汉)《礼记·大学》

■ 释义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刻在澡盆上的警辞,旨在激励自己自强不息,创新不已。文中三个“新”字,本义是指洗澡除去身体上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在这里引申为精神上的弃旧图新。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

越是伟大的事业,往往越是充满艰难险阻,越是需要开拓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改革,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创新。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创新精神的民族,以伟大创造能力著称于世。“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对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最好写照。

■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当今世界,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中国的先人们早在2500多年前就认识到:“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

——2018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 原典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道,而令行为古。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故圣人法与时变,礼与俗化。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法度制令,各因其宜。故变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多也。

——(春秋)文子《文子·上义》

■ 释义

文子是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为老子的弟子。《文子》从黄老学说的“道论”出发,指出天道是往复变化的,法律只能随其变化而变化,“法与时变,礼与俗化”。因此提出:“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意思是,如果对人民有利,就不一定非要效法古制;如果符合实际情况,就不一定非要遵循旧俗。

习近平一贯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他引用2500多年前的这句中国古语告诉世人,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