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未来天下大同的文明一定是融合创新的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在视察山东孔府时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这恰是中华文明在内省自身,外观世界的基本立场和态度。文明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应时势、推陈出新。我们倡导的“一带一路”也不仅是经济合作,而是为经贸合作而开始,逐步延伸拓展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最终体现为一种文明的融通互鉴,而非排除异己、唯我独尊而霸凌天下。历史也反复证明,任何想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做法都不会成功,反而会给世界文明带来灾难。
引领未来天下大同的文明一定是博采众长的新文明。每种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为璀璨的明珠,从印度文明到埃及文明,包括以美方为代表的西方文明,都是积淀数年,集广大人民智慧逐渐形成的,影显着人类应付各种挑战和创造之美。因此,我们只有尊各国重文明,包容文明,各美其美,才能让每一种文明在“文明的百花园”中独放异彩;我们只有创新创造出这种新文明,天下大同才可能从理想变成为现实。尽管这个过程很漫长,但方向不会变。
人类5000年文明史业已证明,能担此大任的非倡导“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贵和尚中”、“刚健有为”的中华文明莫属。新时代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中华文明,为世界文明作出新的贡献,就是这种使命和担当的最好回应。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也必将顺应时代发展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文明日进,盛德日新。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尽管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但我们相信只要秉持高超智慧和包容精神,坚持务实行动和不懈努力,一定能开创出“天下大同”的世界新文明。(木 示)
编辑推荐:
![](http://m.zuixu.com/static/img/neirong2.jpg)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