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西南方电网公司考试技巧(82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起步阶段:
发展是第一位的,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新中国成立初期,山河破碎,百废待兴,发展经济的任务十分繁重。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新中国的缔造者们,先是确立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期,后又于1953年至1957年开展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在苏联的援建下,全面发展涵盖国民经济各主要领域的重化工业项目和重型机械制造项目,如电站、煤矿、炼油厂、鞍钢、武钢、包钢、第一重型机器厂、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拖拉机厂,等等。随着工业化的展开和经济的发展,污染问题开始出现。但是由于国民经济初入正轨,国家工业化刚刚起步,环境污染只是在局部地区出现且程度较轻,党和国家并未明确提出环境保护的概念并制订相应的环保政策。尽管如此,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曾经出台了一些具有环保功能的文件和法规,一些城市也采取了一些保护环境的举措。如1952年兴起的爱国卫生运动,明确了城市环境整治工作;1953年10月,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减少城市嘈杂现象的通告》等。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大炼钢铁运动,由于技术落后、污染密集的小企业数量迅速增加,使工业结构呈现出污染密集的重化工趋势。针对出现的环境问题,20世纪60年代前期,中央政府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大力推行“综合利用工业废物”方针,提出了“三同时”思想,工业部门还提出了“变废为宝”的口号。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这是人类史上关于环境保护形成全球共识的大会,具有历史性里程碑意义。我国政府派出了代表团,多次表明中国政府关于环境问题的原则立场。1973年8月,在周恩来的推动下,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召开,制订了新中国第一个环保工作的32字方针。以此为标志,中国环保意识正式觉醒,中国现代环保事业开始起步。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