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的波形图
1.讲解如图
2.用描点法画出I = Imsinωt和u = Umsin(ωt + )的图形,其中 =。
第二节 表征交流电的物理量
一、表征交流电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周期、频率、角频率
1.周期:交流电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需的时间。用T表示,单位:s。
2.频率:交流电在1s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用f表示,单位:Hz。
3.周期与频率的关系:T =
4.角频率:交流电每秒钟所变化的角度:ω = = 2 f
二、最大值和有效值
1.最大值:交流电在一个周期内所能达到的最大数值。用Im、Um、Em表示。
2.有效值:让交流电和直流电通过同样阻值的电阻,若它们在同一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就把这一直流电的数值叫这一交流电的有效值。
3.正弦交流电有效值和最大值之间的关系
E = = 0.707 Em (适用与正弦交流电)
U = = 0.707 Um
I = = 0.707 Im
用E、U、I分别表示交流电的电动势、电压、电流的有效值。各种使用交流电的电气设备上所标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的数值及一般交流电流表、交流电压表测量的数值,都是有效值。以后提到交流电的数值,凡没特别说明的都是指有效值。
三、相位和相位差
1.相位:ωt + 叫交流电的相位。
2.初相位t = 0时的相位,叫初相位。相位可用来比较交流电的变化步调。
3.相位差:两个交流电的相位差。用 表示。
= (ωt + 01 ) - (ωt + 02 ) = 01 - 02(频率相同)
(1) = 0 称它们为同相
(2) = 称它们为反相
(3)e1比e2超前
四、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有效值(或最大值)、频率(或周期或角频率)、初相是表征正弦交流电的三个重要物理量。知道了这三个量,就可以写出交流电瞬时值的表达式,从而知道正弦交流电的变化规律,故把它们称为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例1:已知I = 10 A,f = 50 Hz, = / 3,写出交流电流的瞬时值。
附 2020年国内国际时政资料供参考:
宋明理学
1.三教合一:汉武帝以后,儒学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势中国本土化;道教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2.程朱理学: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又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其中,北宋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朱熹成为最为突出,“理学”也称“程朱理学”。“二程”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就是天理。朱熹是理不集大成者,他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并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二程”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他们主张通过学习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朱熹理认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2020年国家电网招聘信息,欢迎关注长理职培官方微信号(clzp66),及时掌握考试资讯!长理职培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https://www.changlipeixun.com/guojiadianwang/d/file/kaoshizhinan/2019/11/11/a92e5c06268ed0fa7dd2fb9f7dbad8d3.jpg)
编辑推荐:
![](http://m.zuixu.com/static/img/neirong2.jpg)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