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均指标的意义
(一)平均指标的概念
平均指标是同质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达到的一般水平。例如,对某单位职工的某月工资额进行平均,得到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特点:①抽象性;②同质性;③具体性。
平均指标通过平均将总体各单位数量标志表现的差异抽象化,用一个数值说明总体的一般水平。
(二)平均指标作用
1.平均指标可以反映现象总体的综合特征。
2.平均指标可以反映分配数列中各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
3.便于比较。
4.通过平均指标进行数量上的推断。
二、平均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
平均指标按计算和确定的方法不同,分为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前三种平均指标是根据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计算的,称为数值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是根据标志值在分配数列中位置确定的,称为位置平均数。
(一)平均指标的概念
平均指标是同质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达到的一般水平。例如,对某单位职工的某月工资额进行平均,得到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特点:①抽象性;②同质性;③具体性。
平均指标通过平均将总体各单位数量标志表现的差异抽象化,用一个数值说明总体的一般水平。
(二)平均指标作用
1.平均指标可以反映现象总体的综合特征。
2.平均指标可以反映分配数列中各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
3.便于比较。
4.通过平均指标进行数量上的推断。
二、平均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
平均指标按计算和确定的方法不同,分为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前三种平均指标是根据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计算的,称为数值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是根据标志值在分配数列中位置确定的,称为位置平均数。
对于这种不符合隔板模型第3个条件的题目将题目条件转化为符合隔板模型的第3个条件,给每个对象分多于至少1个元素的m个元素,可以先给每个对象分m-1个元素。
例4:10个优秀指标分给1、2、3三个班,若名额不少于班级序号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配方法?
A.35 B.21 C.20 D.15
【解析】D:此题为隔板模型变形题目。10个优秀指标分给1、2、3三个班,若名额不少于班级序号数,也就是1班至少分1个,2班至少分2个,3班至少分3个,那么先给1班分0个、2班分1个、3班分2个,剩下10-1-2=7个指标的分配就满足隔板模型的适用条件,即将7个优秀指标分给3个班级,每个班级至少一个名额,共有多少种分配方法?套用公式分配方法,选D。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