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年轻人而言,“炒鞋”其实并不陌生
对于我们年轻人而言,“炒鞋”其实并不陌生,尤其对于男生而言,鞋不仅仅是用来穿的,也是用来收藏的,所以导致“炒鞋”市场异常的火爆。但是通过央行所发的金融简报,我们更应该通过现象看到本质,“炒鞋”背后可能存在的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融诈骗、非法传销等涉众型经济金融违法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应当加以管制。
现在流传着一句话,叫“炒房不如炒股,炒股不如炒鞋”,就已经反映了“炒鞋”市场的现状。一方面,交易中的参与者极多、交易量极大、价格波动也非常剧烈,导致很多人都以远高于鞋本身价值的钱进行所谓的收藏、转售,增加了真正想购买者的家庭负担。另一方面,虽然鞋的背后蕴藏着个人的价值、喜好和身份标签,但当冠上了“炒”时,其内涵就大打折扣了,最终受害的还是非理性的投机客,这种大波动造成的心理压力,很有可能会出现自杀等不理智的行为。更不用说,这种价格波动多半是泡沫,往往泡沫吹得越大,越容易破灭,对于我国的金融市场而言也是很大的动荡危机。
“炒鞋”会出现,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利益的驱使,无论是品牌商,还是售卖平台,都从中获得了很大的利益。对品牌商而言,“炒鞋”是一种免费的广告,对交易平台而言,在其中不承担任何风险,还能赚取佣金。并且不可避免的,在其中有一些炒作者买鞋倒手,赚够就撤资,才使得鞋的价格不断走高。而政府对于无论是平台还是炒作者都没有充足的监管,监督的分工并不明确,才使得这个领域一直处于空白。
所以,想真正减少“炒鞋”的问题,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央行所发布的金融简报就是很好的一种的举措,能真正点明“炒鞋”的本质,呼吁理性,即使刹车,我们应把这份金融简报多加宣传,引导购买者理性消费。政府也要理清监管部门,明确监管职责,买卖鞋虽然属于市场监管局,但其中“炒”的性质,也需要金融部门插手,才能真正地让鞋回归使用的价值。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