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联通集团考试招聘高频考点(560)
中国将如何处理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关系,是一个引发关注的重大课题。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越发达的时候就越开放,文化也相应地更具包容性。汉朝时期,经过文景之治后,盛世初现,虽然武帝穷兵黩武,耗费了不少国家资源,但总体上汉朝的国祚未衰。所以,对外来文化大体持有一种包容的态度,甚至一度还追捧外来文化。
大唐时期,民族融合程度非常高。这一时期的中国可谓世界的“民族熔炉”。有学者认为大唐的强盛是一种假想,给出的一个证据就是大唐文化对世界影响非常小。其实,古代文化的强盛不只是看如何影响外部,而且要看如何吸纳外来资源,做到“万邦来朝”。
鸦片战争前后,是东方帝国走向衰落的时期。因此,除了少部分有眼光的官僚和知识分子外,如林则徐、魏源的“放眼向洋看世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等,我们对待外来文化的主要态度是拒斥。
当今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在处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问题上,应该秉持一种自信的态度。实践证明,文化上的夜郎自大,只会导致封闭和愚昧;而封闭、孤立的文化最终会被历史所淘汰。
文化、文明的发展与传承,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淘汰的过程。只有在练好内功的基础上,积极汲取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才能够真正实现文明永续。
在亚洲的近代史上,有不少国家、有相当一部分人曾错误地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或者欧美化。但历经20世纪后半期到21世纪,人们日益发现西方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遭遇了“现代化陷阱”;相反,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却逐步探索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可见,现代化道路是多样的,实现现代化也并非只有一种模式。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如果人类文明变得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了,那这个世界就单调了,也太无趣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化道路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别。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