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石化招聘考试常识(587)
不过,曾几何时,大众文化这个词并不为我们所熟悉。我们知晓的是另外一个相关词:“文化”。我们进学校,我们读课本,我们听老师讲课,我们受教育;我们受的教育的主要成分是“文化”,我们学文化,成为文化人,这里的“文化”似乎与大众的关系似有似无。
这个一直到现在为止依旧存在的“文化”现象实际上是有深厚的渊源的。19世纪英国文化批评大家马修·阿诺德(Mathew Arnold)在他的名著《文化与无政府状态》(Culture and Anarchy)里把文化大致定义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思想和知识/言论(the best that has been thought and known/said in the world)。阿诺德是有感于其时英国社会的道德式微,企图用“文化”来整治各种混杂思想,提供一种高屋建瓴的向心力。文化在他眼中是一种“美好与 光 明(sweetness and light)”(关于阿诺德的论述见《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韩敏中译,三联书店,2008)。这么一种高度浓缩的“文化”一直以来确是成为了我们所受教育的基础,我们可以称之为“高雅文化”,并不一定指“又高,又雅”,而是说文化的有限度,即历史上承续和积淀下来的好的、优秀的精神基因,换言之,也就是经典。这种对文化的定义自有其存在的理由,千百年来人类精神生活的延续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文化”的支撑。但是,另一方面,问题也出现了。其一,这种“文化”与当下似有脱节,其二,与日常生活也有隔阂(不管是表面的还是深层的)。文化究竟还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阿诺德的同胞,20世纪的英国文化批评大家雷蒙德·威廉斯在这个方面的论述给了我们诸多启发,在他写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文化与社会》(Culture and Society)一书中,他指出“文化”一词的定义是在发展中的,其中一个意思是:“文化是一种物质、知识与精神构成的整个生活方式。”“‘文化’原来意指心灵状态或习惯,或者是指知识与道德活动的群体,现在变成也指整个生活方式。”从“心灵状态”和“知识和道德活动”到“生活方式”,文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被大大扩大了,精神的知识活动,也即我们通常在学校里所受的教育,与物质的生活方式构成了“文化”的基础,而后者则应是涵盖日常生活与当下社会的方方面面。于是,大众的内容自然成了“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众文化自然也是“文化”,而且更是社会、尤其是现当代社会中一个最为活跃的文化领域。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