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教师如何与学生坦诚相见思想汇报

来源: 2017-12-16 22:03

 尊敬的党组织:

  "教育"是一个大的系统,其中有很多要素,各要素均是在这一系统中发挥作用。同样"课堂"也是一个系统。教师及学生只是这一系列或大或小系统中的要素而已。

  系统中有些要素是有形的、具体的,例如教师和学生,还有些是无形的,不常引人关注的,例如"各项制度",统称为"体制"。这里可以打个比方:教师和学生乃是水中鱼、空中鸟,作为鱼和鸟,它们是无法选择水与空气的。而这里的水和空气可以看作是"制度"。然,尽管限制多多,作为鱼和鸟还是有一定的自主空间的,那就是它们应该在可能的范围内,做好自己。

  就这上述的例子,本人想阐述自己与学生交往的一些心得及感想,与大家分享。

  矛盾与冲突

  "教"与"学"在哲学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对应的就是"教师"与"学生"。历来,教师与学生就是矛盾与冲突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同时又是统一的。他们总是围绕"知识传授"这一活动而相生相伴。这原本是件很自然的事。。。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各项制度的完备,他们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也就随之而来,并日益加剧。

  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功利文化,强调的是竞争,竞争的资本就是"知识"。由此产生了各项制度。简单罗列,有考勤制度、学分制度、**制度、学位制度、大学制度、资格证书制度… …。人类社会日益功利化、制度化。我们的教育、大学教育亦是如此。学生单纯追逐"分数"、"奖学金"、"三好生",潜台词就是凡是不考的,我就不去学。这是多么可怕,大学的一门专业,其学位课程顶多二三十门,这并不足以满足培养一名合格人才的需要;选修课提供了学生丰富的选择,然而学生尽挑容易通过的课程,避重就轻。如果拿到学位、拿到三好生、拿到奖学金还不足以在竞争中胜出,那就考研、考公务员、考托福等等。学生如此,教师呢,境况也不理想。年轻教师得拼命发论文用于评职称,拼命挣钱为了买房,校内挣不到(职称不够,又拿不到课题),那就校外兼职;读在职,提高学历,为拿课题,评职称等等;评上职称的又得整天忙于填写各种申请和结题表格。

  在这日益功利化的氛围当中,"教"与"学"很受伤。

  关于分数

  历来,教师与学生矛盾的焦点在"分数"。分数在老师看来是"手段",在学生那里则是**的"目的"。于是原本简单的师生关系变得复杂起来。一些学生围绕老师套近乎,为的是分数;一些看似"听话"的孩子,其实很不单纯;一些刻意留老师电话号码的学生不是为了日后讨教,

  面对如此现状,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以下谈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与感想。

  公开联系方式

  我上课有个习惯,在**节课自报家门,并留下详细的联系方式。其目的是拓展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渠道。而且理想的状态是,希望学生在课程结束后甚至毕业多年后依然能够与我保持联系。然而,事与愿违,绝大多数情况下,与我联系的学生都是冲着"分数"来的,有时情况非常夸张,家人多有抱怨,一度让我几乎想放弃这种做法,觉得完全是自讨苦吃。然而我始终坚持下来,我不能因为那99%的"坏学生"而伤了那1%的"好学生"。事实是,在我教学中确实有那么一些抱着单纯学习目的与我保持联系的学生,尽管很少。

  教师的职业比较特殊,其工作对象是"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教师不光是"授业"还要"传道"。课堂内外与学生的深度交流是必须的。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关系一旦确立,是一辈子的事。学生只有在校时,与老师充分交流,日后才有可能彼此保持联系。

  在我的全校公选课上,常常有学生课程结束后甚至毕业出国了,依然与我保持联系的。甚至还有过没上过我课的学生通过选我课的同学联系上我的。对我来说,这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身正不怕影斜

  法治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是一种法律关系,法律是一把双刃剑。每一个人随时可以投诉别人,同时也随时可能遭到别人的投诉。教师与学生,某种程度上还是一对法律关系。教师掌有给学生"打分"的权利,学生也有权对教师的"判分"提出质询。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学生电话过来质疑分数的情况。这里面又分为两种情形:1)对自己的分数心知肚明,估计老师那是一笔糊涂账,试图将老师一军,让老师给改分;2)确实对判分有疑问。每每如此,我反而很兴奋。原因在于,首先这是对老师的信任,另一方面可以以此为突破口打消学生中间的一些疑虑。以公选课为例,每学期我有四门次,学生共计约800人,每次**的试卷均保留1年,并且不及格试卷单独列出,以便调阅。通常,那些电话过来"询分"的同学总是"软硬兼施"。我总是耐心倾听,分析学生属于哪一种情况。那些无理取闹的自然不会要求调阅试卷,而有学生要求调阅试卷时,你必须能够应对。每次给学生调阅试卷,学生总能与我交谈许久,过后,双方都有一种释怀的感觉。学生尽管对老师、对学校、对社会有种种抱怨,但多数还是通情达理的,有时需要给他们一个适当的倾诉及宣泄的渠道。而教师应积极主动应对学生的倾诉,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学生传达积极、正面的讯息。那些大量负面的消息都是道听途说,也许以偏概全,而学生与你的接触,虽然仅此一件,却属"眼见为实"。作为教师,应该学会如何把握这样的机会。

  坦诚相见

  有位美国留学回来度暑假的学生,与我交谈关于美国大学课堂的事。她说美国教师特别喜欢在课堂上透露个人隐私(生活),特别受学生欢迎。我觉得这值得我们借鉴,尽管国情不同。

  如今我们面临的许多问题,其根源并不在于我们自己这个层面。而体制或者叫系统的问题,*终会在各要素层面具体反映出来。老师与学生若能够坦诚相见,师生关系将融洽许多,许多矛盾会迎刃而解。高高在上,或者避而不谈,反而不好。如何做到"坦诚相见",

  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1)从大处讲,教师可以适时与学生探讨社会及教育体制问题。抓住个别机会向学生透露学校的一些时事要闻,让学生了解"真相"。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的学校,让学生关注学校并积极思考学校面临的种种问题。不要单纯的把学生当成被管理的对象。学校也只是教育生态下得一个子系统,说开了,学生是能够理解的。 2)从自身讲,教师可以选择时机向学生介绍自己的职业生涯及工作经历,以及*近面临的问题,甚至个人生活境况。目的只有一个,向学生展现一个真实的"老师"。透明与公开并不会像有些人担心的那样,会引发抵触和消极情绪,相反,这将有助于师生相互间的理解,增加信任。

  人无完人,孰能无过。面对如今的教育生态,作为教师,有些却也实属无奈。现代社会,年轻人的成长环境变得不再自然,受到的教育不再**。他们自始至终被功利化的"分数"所围绕。如能透过老师了解有关社会、家庭、职业方面的信息,将有助于其道德的健全与人格的完善。避免在抱怨的同时,自己也成了被抱怨的对象。

  同学聚会后的感想

  *近我参加了一场同学聚会,这是自高中毕业XX年来的首次聚会。于我而言,还有了另外一份感触,即,将来我的学生在聚会时,将会如何评价学校,评价他们的老师--我?那次聚会上,班主任也来了。席间有同学透露,某某同学对当年班主任将他开除一事久久难以释怀,或说其他同学都为此深感惋惜,爱莫能助之情溢于言表,该同学也仅仅是调皮捣蛋而已云云… …,我已记不大清楚。此番言语让我深受触动,"开除"一个学生应该是万不得已的事,如若老师真的爱自己的学生,为何不再努力争取一番?如此一来,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不值钱的"高中文聘",关键是一个年轻人的自尊、自信没有了。他并没有感受到来自学校来自老师的"爱",一个没有感受到爱的人,能够多大程度上指望他去爱别人呢?

  反思现在,如若教师不能真正爱自己的学生,高高在上,或者随波逐流,那么,多年后的师生聚会,会是怎样的情形?

  就在文章快要搁笔时,又接到一位学生的电话,关于选修课"挂科"的事,欣慰的是该生言语坦然,只是咨询相关学分政策的事。现实中往往这样,学生今天骂你、恨你,将来他会感激你;相反,今天他口口声声说感谢你,也许一旦打完分数他就会骂你,骂学校。那如果为师真心爱自己的学生,与学生坦诚相见,那将来的聚首,气氛将会是融洽的。

  汇报人:xx

  XX.10.07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拼团课程更多+
热门排行
  • 长理培训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精彩考试资讯
    长按二维码识别
    微信搜索“ 长理培训
  • 加入QQ群一起来考国网!
    QQ群号:223940140
    点击进入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