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七一党课演讲稿2则

来源: 2020-05-22 13:13

1则

今年是建党91周年,也是十八大召开之年。经历91载风风雨雨的中国共产党在无数人的不懈奋斗下,已日益成熟,成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十八大的召开,更加为我们党未来的征途指明了方向。

一、不断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明确“排头兵”从来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特征和追求

中国共产党由中国社会最先进分子所组成,是中国工人阶级、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追求社会进步的先锋队。先进和优秀是我们党的本质要求。1922年党的二大《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就提出,共产党要“为无产阶级做革命运动的急先锋”。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同志要求党员干部创造第一等的工作,做革命的模范。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用鲜血和生命诠释先进和优秀。在和平建设年代,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用心血和汗水诠释先进和优秀。中国共产党90年的成长发展史,就是一部创先争优的奋斗史。

争当“排头兵”是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社会成员的鲜明特征。一个党员、干部,能力有大小、责任有轻重,但只要自觉追求先进和优秀,平时工作就能看出来,关键时刻就能站出来,生死关头就能豁出来。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努力奋斗,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共有171人,牺牲和遇难的有42人,占24.5%;新中国成立前的政治局以上领导人共有55人,牺牲、遇难的有15人,占27.2%,也就是说,每四个政治局委员或中央委员中就有一个牺牲、遇难。据民政部门提供的数据,全国各地有案可查的烈士就有170多万人,这些烈士中大部分是共产党员。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共产党员是最大公无私、最英勇无畏的,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勇于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是宝贵的生命。共产党人勇于奋斗、敢于牺牲,靠的就是崇高的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作支撑。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拉秀乡加吉娘社区党支部书记土丁朋措不顾两名亲人遇难、4名亲人重伤,组织突击队救出200多名群众。在江西抗洪抢险中,有10人英勇牺牲,其中8名是共产党员、5名是支部书记。在甘肃舟曲抢险第一线,一位青年用钉子在小木板上写下特殊的入党申请书,他说“成了共产党员,我就有更好的理由去冲锋在前”。事实充分说明,平时工作中表现最优秀的多数是共产党员,有灾有难时冲锋在先的多数是共产党员,这是党章和党组织对党员的基本要求,这才是群众心目中党员的形象。

“排头兵”是我们党凝聚社会力量、完成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江泽民同志在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指出,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在,我国社会阶层和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参与全球竞争日益深入,面对的挑战和机遇都前所未有。不可否认,现在有一些党员,对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不那么坚定,甚至完全动摇了。有的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宣传伟XX想有点“超前”;有的认为,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不是讲理想的时代,而是讲实惠、讲利益的时代,讲理想“过时”了。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党员由于放弃了对崇高理想的追求,私欲膨胀,信念崩溃,在拜金主义面前随波逐流,经不起形形色色诱惑的考验,最终走上了腐化堕落、自我毁灭的道路。如:胡长清、诚克杰、刘志华、李真等等,这些党员干部走上犯罪道路的事例反复告诉我们: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放弃了正确的理想信念,也就丧失了做共产党员的资格。我们要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在税收工作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道路上,引领干部职工立足本职,与党一条心、永远跟党走再创新业绩。共产党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一个党员要做到与群众不一样,能够“平时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关头豁得出”,关键在于要从点点滴滴做起,不断锤炼自己的思想品德,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高尚的精神境界是党员立身做人的标准,是党员成就事业的基石,也是我们党员成为群众“旗手”和“标杆”的条件。每一名党员都应当牢记党的宗旨,牢记自己的政治身份,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提升精神境界。

二、不断增强共产党人执政本领,在创先争优中充分发挥“排头兵”的表率作用

“排头兵”对不同群体有不同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担负着双重责任,既要成为活动的组织领导者,更要成为实践先行者。重点要做好以下五点:

要自觉学习和践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我局开展的“一心两德六观”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中,要树立坚定的革命事业心,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荣辱观、利益观,并内化为信念、追求和行动指南。“一心两德六观”教育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六观”教育是解决干部人生目标和人生定位问题的,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恰当的定位,才能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工作,才能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自己和他人,才能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

“两德”教育说到底是解决人生基础问题的,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才能为自己的人生辉煌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才能在税收事业的发展中大展拳脚,才能很悠然地做好每一件事。“革命事业心”教育就是在人生目标确定、定位正确并夯实基础的前提下,立足当前,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生,干一行专一行,干一行红一行,是教育活动的立足点和落脚点,是一心两德六观教育的核心。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思想凝聚群众、引领群众,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

要积极开拓进取,提高科学发展的创造力。推动地税事业的科学发展是创先争优的中心任务。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上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迫切要求党员干部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本领。要结合我局工作实际,扬长避短,积极完成好税收及各项工作任务,实现组织收入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积极探索车辆税收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要勇于担当责任,提高应对挑战的战斗力。敢于负责是我们党员干部的基本素养。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党执了政,党员干部的责任就加重了。这些年我国自然灾害频发,一些地方公共安全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增多,处于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的特征更加突出,迫切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要恪尽职守、迎责而上,遇到困难和矛盾挺身而出,出现问题主动解决,面对突发事件果断处置,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

要坚持求真务实,提高执政党的公信力。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根本观点。党员干部怎样提高执政能力直接关系到党的公信力。现在,有的党员干部心态浮躁、急功近利,有的领导干部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甚至虚报政绩、造假骗官、以权谋私,群众意见很大。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在为民做事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勤政为民甘于奉献,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秉公用权不谋私利。目前,正在开展的“三群”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立场),就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要加强道德修养,提高人格品行的感召力。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的用人标准。老百姓评价领导干部优秀不优秀,首先看的是人品。焦裕禄、王伯祥等优秀县委书记能把全县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靠的不是手中权力,而是人格魅力。权力只能显赫一时,人格魅力可以穿越时空。党员干部要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不为权力所累,不为地位所累,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私情所累,要始终保持好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三、不断增强共产党人创新能力,争当促进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不仅要争当促进科学发展的排头兵,而且在争当“排头兵”的过程中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幸福做出奉献。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群众认可是对干部最大的褒奖。党员干部创先争优,不能图虚名,而要以人民满意、百姓夸奖为标准。要追求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先进和优秀。山西右玉县18任县委书记坚持植树造林,把一个穷困山区变得山清水秀、富裕兴旺。沈浩在安徽小岗村苦干6年,使小岗实现二次创业,农民每年人均纯收入从2000多元提高到6000多元。这种先进和优秀书写在山川大地,铭刻在百姓心底。党员干部的先进和优秀要请群众评判。要虚心听取群众意见,真实了解群众意愿,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做沈浩那样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

在当前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中,全市地税系统也树立了6名先进标兵,我局今年也要开展争做刻苦学习标兵、爱岗敬业标兵和五好家庭创建活动,通过大力宣传创先争优的先进典型,让先进和优秀的干部感到光荣、受到尊重,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风气。

当前,我局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稳步推进中,在建党91周年来临之际,我们每个共产党人必将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创先争优活动中去,要进一步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在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面前,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在经济和发展中大显身手,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以优异的业绩为党献上一份最真挚的生日贺礼。

2则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1周年。中国共产党91年的风雨历程,党的丰功伟绩不是一堂党课就能讲的完得。希望大家时刻提醒自己不断提高对党的事业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并以实际行动来履行自己的庄严誓言。

根据校党委研究,今天由我来上一堂党课,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提高。党课的

题目是:《机遇、发展、跨越》。有的同志可能会问:党课可讲的内容很多,为什么选择“机遇”这个话题?我有三点考虑:一是今年是我党91华诞,91年辉煌实践与机遇的关系值得研究;二是今年将迎来贺州建市庆典,我市林业的发展历程与机遇有着怎样的关联值得思考;三是今年处于“十二五”开局的重要节点,如何判断和把握我们将要面临的机遇值得重视。基于上述考虑,我相应地讲三个问题: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机遇思想与实践;二是贺州林业的发展与机遇的关系;三是如何认识和驾驭我们将要面临的机遇。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中国共产党的机遇思想与实践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机遇指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必定出现,但一经出现就可能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事件和条件,是一定时间、地点、环境下出现的一种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可能性。

纵观古今中外,“机遇”可谓解读历史进程的一把钥匙。国家与民族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抢抓机遇的竞争。回顾我们民族的历史,为什么一度辉煌、昌盛的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翻开新的一页时,会令人痛心地长期处于落后挨打的地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跟我们近现代史上多次错失可以“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紧密相关:15世纪末,法国学者布罗代尔所说的“世界经济”形成期,当哥伦布、麦哲伦在广阔海洋上烙下印记、地图的印制赶不上地理的发现时,大明王朝却恪守“片帆不得入海”的旧例,失去发展机遇;19世纪,科技发展催生全球化浪潮,当英国议会改革、美国废除黑奴制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一次次推动“大国崛起”时,中国大地上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都以失败告终,痛失发展机遇;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少国家和地区抓住新技术革命的机遇后来居上时,我们却由于指导方针的错误,再一次错失了发展的宝贵机遇。

当今世界,一些主要大国都在强调要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美国官方和学界近年来一直有一种共识性观点,认为21世纪头20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间歇期,是建立以美国利益为核心的世界新秩序,巩固和加强美国世界霸权的最佳时期。俄罗斯将今后15-20年视为实现国家复兴、重振大国雄风的关键时期。印度官方人士和学者则声称:21世纪将成为亚洲世纪,而未来一二十年是印度崛起的战略机遇期。英国首相布莱尔1997年一上台就提出“新工党、新英国”的口号,声称要重振英国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雄风。日本领导人多次强调日本不仅要成为经济大国,而且要成为政治大国,要谋求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古今中外运用机遇取得成功的人物更是不胜枚举:诸葛亮人称“卧龙”,待机而出后向刘备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提出了对策,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为刘备建立和巩固蜀汉政权,作出了巨大贡献;拿破仑从一个小小的尉级炮兵军官,最终登上权力顶峰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源于他土伦战役中捕捉机遇、抓住机遇的本领。

不厌其烦的列举这些事例是想说明:无论从我国近现代发展历程看,还是从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历程看,能不能认清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乃至一所学校,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

历史、他者是镜子,可以使我们经常照一照自己;历史、他者也是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有所创新。那么,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从曲折的历史进程中认清时代机遇的?又是怎样拿出百倍的勇气和智慧,应对现实挑战的?90年的党史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这就是:什么时候我们抓住了机遇、用好了机遇,我们的党、我们的事业就能取得胜利;什么时候放过了机遇、错失了机遇,我们的党、我们的事业就会受到挫折。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程,就是共产党人历揽古今中外、统筹革命建设,审时度势、抢抓机遇的历程,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机遇思想不断走向成熟的历程。我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机遇思想是党的理论宝库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成、发展、成熟于党领导的中华民族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主要见诸于四代领导核心的重要论断。中国共产党的机遇思想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机遇是由许多主客观条件构成的,具有必然性,能否善于发现机遇,体现了我们的敏锐力、洞察力、分析力。

机遇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所谓机遇,不过是“历史环境”造就的历史机会;所谓挑战,也往往是“历史环境”催生的现实问题。

在毛泽东的著作中,大量记录了各种不同的“机”、“战机”、“契机”、“时机”、“良机”、“先机”,表明了毛泽东完全肯定事物发展中机遇的客观存在。

邓小平更是年年讲“机遇”,1990年他指出:“世界上矛盾多得很,大得很,一些深刻的矛盾刚刚暴露出来。我们可以利用的矛盾存在着,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存在着,机遇存在着”,1991年指出:“现在世界发生大转折,这是个机遇”,1992年指出:“这是你们上海的最后一次机遇,这个机遇你们不能放过。”1993年指出:“大发展的机遇并不多”,1994年邓小平再一次强调:“要抓住20世纪的尾巴”。

江泽民作为我们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指出,我们的改革和发展正面临难得的机遇。

在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再次强调了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第二、构成机遇的主客观条件瞬息万变,机遇具有偶然性,能否善于抓住机遇,体现了我们的责任意识、时间观念、务实作风。机遇能否出现,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出现,以什么方式出现,都是不完全确定的;同时,机遇并不总是存在和不变的,当机遇来临时,如果不立即紧紧地抓住它,它就会很快消失,于是,只能等待下一次机会的来临。而这个等待,也许是漫长的、甚至是痛苦的。更可怕的是有些机遇“一去不复返”,再也等不到“下一次”了!俗话所说“时不我待”、“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就是这个道理。邓小平曾经讲:“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现在世界的发展!一日千里,每天都在变化……追都追不上”“机会难得呀!”“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会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据统计,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的60篇文章中,直接讲到时间、速度的有51篇,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19篇文章中,直接讲到时间、速度的有102篇。他一再提醒全党:“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要丧失时机。”总书记同志指出:“现在,我们正处在又一个难得的有利发展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只争朝夕地工作。”建国以后,我们曾丧失过某些机遇。比如50年代后期,我们急于求成,人为变革生产关系,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结果经济滑坡,生产萎缩。而此时的日本、德国抓住了美国的汽车技术、半导体技术和家电技术大规模转移的机遇,一跃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再比如“十年文革”时期。世界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全球产业结构再次调整,西欧、北美相继成为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一大批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成功利用这一机遇,迅速崛起,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而我们却“以阶级斗争为纲”,大搞“无产阶级**下的继续革命”,不仅又一次痛失机遇,而且国民经济也濒临崩溃。回顾这段历史,李先念指出,“文革”十年在经济上仅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相当于建国30年基本建设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换句话说,相当于败掉了1949-1979年全部国营企业固定资产原值相当的一份家产。邓小平极其痛心地指出:“我们从1957年以后,耽误了二十年,而这二十年又是世界蓬勃发展的时期,这是非常可惜的。”这些例子,从反面证明了抢抓机遇与快速发展的关系。江泽民强调:“在形势和机遇问题上,我们应当有这样的态度:要有时代的紧迫感,抓住机遇;要有历史的责任感,珍惜机遇;要有科学的态度,用好机遇”,第三、机遇一般指有利的甚至最佳的条件,能对事物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引起重大变化,能否善于驾驭机遇,体现了我们的战略眼光、胆识魄力、决策水平。哲人说过,“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哲学家培根也曾说“善于在做一件事的开端识别时机,这是一种极难得的智慧”,都是强调要增强用好机遇的本领。毛泽东明确提出要始终不渝“占机”,不可“失机”,主张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认为把握时机是一种聪明才干,唯有虚心研究,勤于思考和思索的人们才可以获得。邓小平认为,要把握机遇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他指出:“不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邓小平关于机遇与发展、机遇与挑战、历史必然性与历史偶然性、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等辩证关系的深刻揭示,对于当期推进我们学校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总书记强调,能不能用好机遇,“是一个涉及科学判断和正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重大认识问题,也是一个事关胜利实现我国改革发展目标的重大战略问题。这个战略判断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有充分客观依据和重大战略意义”。在上述机遇思想指导下,我们党抓住了许多重要机遇,推动着中国这艘航船扬帆远航,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以后,我们党抓住这个难得的大机遇,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最终取得胜利。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削弱了白色政权的统治势力,共产党人抓住机遇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道路。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发动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及时抓住机遇,提出了和平解决事变的主张,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党审时度势,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新论断,有效运用了这次战略机遇期,成功地把握了4次重大战略机遇赶超发达国家。第一次是苏联的解体和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总体实力很快超过了俄罗斯。第二次是日本政府未能在东亚金融危机中化危为机,使日本经济停滞不前,为我国经济赶超日本提供了机遇。第三次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严重削弱了美国的国际动员能力,为我国缩小与美国的国际政治影响力差距创造了机遇。第四次就是的世界经济危机,将我国推上了全球性经济大国的地位。近年来,我国经济总量先后超过了法国、英国、德国、日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有着世界最大规模的外汇储备,人均gdp接近4000美元。中国的国际影响,无论从硬实力还是软实力看,都有了较大幅度提升。可见,能否形成系统科学的机遇思想并付诸实践,历来是关系革命和建设兴衰的大问题。从革命年代抓住机遇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到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从十一届三中全会抓住机遇做出改革开放的“关键抉择”,到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处于战略机遇期的重要判断;从世纪之交战略机遇期的判断到“十一五”顺利通过各种风险的严峻考验,“机遇”一词,亿万中国人已耳熟能详,“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已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