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东西》读后感
《游戏东西——电脑游戏的文化意义研究》内容概要:本书是从传播学的视角对电脑游戏这种新兴媒体进行深刻思考和解析的图书;书中融理论的深刻和表述的幽默诙谐风格于一体,配有数十幅幽默漫画,有很强的可读性……
《游戏东西》读后感,来自卓越亚马逊网友:作为80后,电子游戏并不是什么陌生事物,可以说是陪伴我们一路成长的回忆。即使已经长大,游戏也依旧在不少人生活中作为重要的娱乐方式而继续存在。我本人也算“游龄”颇长,可以追溯到小学时代。不过,记忆中游戏带来的快乐也往往和家长“玩物丧志”的质疑相伴随。之后“电子海洛因”这一称呼的出现,更是把游戏变成了过街老鼠,变成了家长惧怕的“洪水猛兽”。即使是对游戏的态度已经大为缓和的今天,主流文化对于电子游戏依旧有所拒斥,使其只能作为一种“次文化”而存在。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现象,对其的社会学和文化学解读也是乏善可陈。因此,看到这本06年出版的,以文化角度来解构游戏的图书,还是颇为高兴的。毕竟这个课题还有人关注。因此也就很想看看社会文化学家是如何看待游戏这一迅猛发展的新兴事物的。不过书一上来的切入点却令我不敢恭维:色情、暴力,不容置疑是电子游戏内容中经常出现的因素。但是这是否是游戏的本质构成呢?用这种角度切入,是否意味着浓厚的道德批判倾向呢?不会又是打着社会学研究的名义讨伐电子海洛因之类的吧?不过好在作者之后还基本保持了中立客观,虽然说到了游戏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没有漏掉关于游戏正面效应的研究报告。在对其“艺术性”的分析中,虽然有些不情不愿,但最后也承认了其具有艺术表现性,也算默认了“第九艺术”的称号。之后,就是对电子游戏这种表现形式和媒介的文化学探讨了。在这部分,应该说作者显示了或是炫耀了相当深厚的社会科学功底。海德格尔、麦克卢汉、马尔库塞、斯波特、勒庞、福柯……有名没名的社会学家及其理论都被拿来对电子游戏加以解构,让人惊叹原来这么多高人都已经讨论过游戏了。仔细一看,才发现这些多为社会传播媒介学……
游戏东西——电脑游戏的文化意义研究的读后感,来自京东网的网友:一开始看到这本书,以为就是一本普通的评论集呢谁知道仔细一读,发现里面收录的文章学术价值都很高,理论运用和阐释,分析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满意。最重要的是,这本书的作者本身显然是个玩家,他对游戏做出的社会评价和分析,无论褒贬,都是建立在了解基础上的批判,仅这一点,就足以给这本书打高分了。当然本书也不是没有缺陷。结构松散,缺乏统合性,与其说是一本专著,不如说是一本论文合集。此外,最离谱的地方是,这本书完全没有任何作者的介绍,每篇单独的文章后面也没有署名,非常不方便进一步的研究。总得来说,这本书给人一种印象,就是出书的编辑本人对它的定位也不明确,不知道究竟是做成一本学术著作好呢,还是作为一本杂文集好,结果就是四不像。尽管如此,这本书还是难得一见的游戏研究方面的好书哦!推荐阅读……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