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江南》读后感1000字
总对远去的历史充满缱绻之情,在那些瓦解冰消的古迹里凭吊心中仅有的那依稀的轮廓,那朝代的背影…… 读《哀江南》,看这个盛极一时的朝代,留下的是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残酷还是崇祯自挂槐枝的无奈。毕竟张居正的万历中兴也没能留住大明朝逡巡的脚步,这个煊煊赫赫的朝代很快便昏惨惨如灯将尽了。 提到江南就不得不说说金陵。金陵,南京的古称,一个六朝粉黛之地。多情的秦淮河穿城而过,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它们曾经是大明靡费奢华的见证,金陵玉殿、秦淮水榭,鳞次栉比的粉墙黛瓦让多情才子甘愿为之抛金散银,享受莺歌燕舞。然而,烽烟岁月带来的战鼓雷鸣,惊破升平歌舞。才子们觉悟般为了风雨飘摇的大明拿起武器做垂死挣扎,甚至刚烈的风尘女子,也为国家存亡而战!李香君怒斥阮大铖,以头撞地,血溅宫扇,于是有了孔尚任的《桃花扇》,有了秦淮河畔的《哀江南》。 烽烟过后,残军废垒,瘦马空壕,当年粉黛已无处笙箫。曾经旧梦难丢,毕竟国亡家破,如今的青苔碧瓦堆上,卧几个乞儿饿殍。几十年兴盛,一夕间破败。乌衣巷中姓已改,烟雨南朝换几家?哀江南,哀江南,悲从中来,泪自心生。 一曲《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多情的文人墨客竟如此青睐大明,它不过是被历史淘汰了的过去。它的腐朽、没落早已将它推向不归路,何必为它颠簸的过于认真?但是,千余年的封建礼教早已浸透了他们的每一根骨头,民族气节的固守显得如此悲壮,如此凛然大义。史可法率三千残兵徒守空城,也只换来满清政府奉其为质洁忠魂的讽刺。历史的车轮依旧向前驶去,它不会为任何人的壮烈之举而停下脚步。 也许这些复社文人们都有着哈姆雷特式的生存与死亡的迷惘。像生逢末世的柳敬亭,尽管他在残酷的新旧交替的现实中过着献艺生涯足以糊口。可毕竟他的身世与政治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于是连栖游自息都惹来同时代的争议与身后的诸多是非。 相较于这些复社文人们,反而是些深明大义的女子更显刚硬气节,她们没有政治、仕途这些因素的牵绊。不因汤清某所谓三副眼泪中的“哭国家大局不可为之”而深陷为与不为的痛苦。她们的家国观简约而不简单:你看,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偏是点花月情根也割他不断吗? 秦淮河畔的这些女子最终伴着国亡家破而消逝了……李香君血溅桃花扇,遁入空门;柳如是自缢绛云楼,香消玉殒;卞玉京血书《法华经》,长斋绣佛。 读《哀江南》,梦回秦淮,看韶华极盛后的感慨悲歌,吊金陵,吊秦淮,歌别大明王朝。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