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录读后感(二)
作为80年代后的一代,我对于文革的认识从来都是很模糊,都是从父母的只言片语中才有了很少的了解。从来不觉得那个十年与我们经历的任何一个十年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甚至经常开玩笑般的说,反正现在也不是文革时期,说什么也没有人管的!总之是谈起了那个“十年动乱”总是没有所谓动乱该有的沉重。也就是一些红卫兵到百姓家里读一下毛主席语录;学生都不用上课,就是在搞运动;上大学不用考,直接来保送工农兵大学生(高考前我都羡慕过那个时候)。
前几天读了巴金的晚年作品《随想录》,我对文革有了崭新的认识,多了我以前所没有感到过的沉重和压抑。在序言中,巴金写了自己在十年牛棚的生活后急切的倾吐的心情,语言不是很尖刻,却有一种泣血的感觉。他说自己明明记得自己曾经由人变兽,十年关牛棚的生活可以说把人变成了兽!巴老在终于恢复成了人以后,挣扎着拿起了沉重的笔继续写着表达了心声的滴血的文字。虽然道路仍然是艰辛,但是总算是有了坚持下去的可能。比起来那个十年,什么能算是挫折呢?我只是在电视里面见过那种头上戴着高高的帽子,胸前挂着着写有罪名的牌子。但是在这个十年里面,巴老一定是经常被拉去作为批斗的对象,承受着子虚乌有的罪名。这个痛苦应该是我们这些没有见过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体会的。
《随想录》全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怀念萧珊那个部分。作为从读者变为妻子的伴侣,萧珊从来都是对巴金表示全面的支持,从未红过脸和吵架。甚至在十年的时候,她想通过把罪名转移到自己身上来排解巴金的窘迫。就是这样一位贤妻,最后在十年动乱的时候是什么结果呢?由于李先生(萧珊对巴金的称呼)做了“坏事”,成了“臭老九”,她也跟着成了“臭婆娘”。默默承受着劳动、学习、写检讨,承受着斥责和侮辱性的“示众”,还有连先生都不曾经受的铜头皮带。期盼着自己先生有朝一日能够沉冤得雪,决心一直陪在自己先生的身边。就是这种只能共患难的日子都不能长久,长期的精神折磨使她患了癌症却因为历史问题得不到治疗,最后终于怀着不能亲眼见到先生昭雪的遗憾孤独的离开人世。这一切,都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吧。那个十年人不像人,如果那个时候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有现在在么密切的话,美国一定会斥责我们中国丧失人权吧?其实,有知识就是走资派吗?那么我们国家科教兴国的政策不是会让那些资本主义国家高呼万岁?我一直都不明白为什么那么明智的毛主席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也许真的是身边的奸佞蒙蔽了他的双眼。后来的平反也就说明了主席还是很明智的。我说这些话的时候就想像自己要是在文革的时候会是什么下场,也许也就一起进了牛棚吧。
关于萧珊的部分是我觉得对于巴金来说意义最重大的部分,还有一些是我也很有感触的,最主要的就是文革对人性的泯灭。对于自己曾经的亲人朋友,一但是给扣上了反革命的帽子,就不再敢接近,就此断绝联系。小狗包弟那篇文章我没有看完,因为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人做不到的狗都能做到,但是一只单纯的小狗却得到的是那样的结果,真的让人不忍心继续看下去,当人还不如动物的时候,那是什么世界!统治者和走狗是禽兽不如,受迫害者是行尸走肉。一片肃杀的景象。文革,文革,说到底就是十年的动乱换来了二十年的倒退。到后来能够允许用动乱来形容这个事件足以说明事件的严重程度。一般的小的过错是可以掩饰过去的吧。
书里提到老舍的死,以及《望乡》的有关内容。每一个内容都不是随便说的,都是作者的心声表露,是对一段痛苦的回忆,虽然痛,但是却不曾忘记,不再回避。
整本《随想录》里面说的提到的大多数都是与文革、良知有关的话题。都是值得读者思考的问题,这五个集子是巴金留给读者的伟大的精神财富。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