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是把双刃剑》读后感
《欲望是把双刃剑》内容概要:一百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太平天国:这段有人高赞有人痛骂的历史,究竟是怎么回事儿?落第童生洪秀全,如何摇身一变成一代“天王”?辛亥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又为何自称“洪秀全第二”?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惊世浩劫,这场运动的意义是重建还是破坏?本书从人性的视角出发,以人性解读历史,以历史印证人性,生动有趣又真实可信地解读了太平天国运动从萌芽到灭亡的精彩历史,从而揭秘太平天国运动的迷离真相,揭示太平天国前期成功到最终失败的原因所在,以为今人之鉴……
《欲望是把双刃剑》读后感,来自卓越亚马逊网友:本书讲述的是太平天国起义到其北伐的一段历史,应该还有下半部,不过封面上并没有标识。 这是一本普及太平天国历史的作品,同《明朝那些事儿》、《拓拔春秋》《天裂九世纪》等一样,作者基本持中立的、旁观的态度用通俗的语言来讲述一段历史史实,不过本书没有当年明月般的诙谐风趣,也没有曹三公子般大秀文采,只是老老实实的讲述着历史,捎带普及古代官职、民俗等知识。 本书的名字“欲望是把双刃剑”,好像有些唬人的味道,因为欲望不是太平天国起义原由的特别之处,任何时代的起义者们都有着和太平天国的农民一样的欲望。欲望是动力又是迷雾,当然是把双刃剑。定都天京前,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欲望促使太平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般一次次战胜政府军,在定都天京后,生活的安逸奢侈,权力的争夺又使得太平天国内讧不止,以至功败垂成。不过在上部中作者对于欲望的正面力量论述的不够,观点也不是非常的新颖。 太平天国起义可谓是毁誉参半,我认为其应该是纯粹的“农民起义”。因为以前的农民起义军领导层总是有着大量知识分子和乡村士绅的影子,对于义军的政策和建国后的治国方针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而在太平天国起义军里我们却没有发现他们的影子,因而在定都建国后“农民”的劣根性暴露无遗,没有制衡和引导的力量。因此太平天国起义对于整个社会的破坏程度要远远大于其积极促进意义。 从另一方面讲,太平军进攻的顺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建立在政府军指挥体系杂乱、轻敌、畏战上的。政府军的无能掩盖了太平军的真实战斗力,扩大了太平天国的“义”,因为人们的意识中总是认为胜利者是正确的。太平天国起义没有给太平军的兄弟们带来福祉,带来的只是牺牲、夫妻分居、身无分文……
欲望是把双刃剑的读后感,来自京东网的网友: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人间天堂。这是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一句哲理预言。宗教或哲学家都曾给我们描绘过他们心中的天堂或理想国,不管是基督教的天堂、佛教的西天还是哲学家的乌托邦、美丽新世界,我们都明白那些都是幻想并不存在,但我无法证明它们不存在,只是我们看不到。中国历史上倒是曾经存在过一个货真价实的“太平天国”,而且存在了十多年,但是最终被它自己和它的敌人共同消灭了。太平天国真的是太平的天国吗?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充满了矛盾争议,在它消亡后至今也仍然没有停止争议。月映长河的新书《欲望是把双刃剑:太平天国的人性透视》用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以风趣的语言来解读太平天国从兴起到衰亡的传奇过程,给我们描绘出一个作者眼里真实的 “太平天国”。本书只是第一部,从洪秀全秀才落第愤而创立“拜上帝教”开始,到金田起义,永安封王,定都江宁(今南京)改名天京,直到林凤祥、李开芳北伐失败被杀结束。作者从人性的视角出发,以人性解读历史,以历史印证人性。这是本书研究历史与其他注重史料分析的历史研究方法最大的不同之处。这种历史研读法与我的观点很接近,我曾经说过所有历史都是推理,因为历史已经过去无法再现,真相无法还原,只能从史料结合人性、个性进行推理。所有历史都是人的行为所致,所以历史都是人的历史,了解了人性才能了解历史。作者仿佛带我们穿越回到160多年前,广东花县一个农民家的儿子洪秀全从16岁考到30岁14年考了4次秀才,可惜都没有考上。按心理学的分析,人的失望厌恶情绪会发生转移。是人就有欲望,欲望得到满足就快乐,欲望得不到满足就痛苦,就有情绪,或悲观厌世,或愤怒恨世。洪秀全从失望无奈到灰心丧气转而开始愤怒,愤然砸了孔子学位,转头成立“拜上帝教”——不是基督教——做了教主, 1851年发动金田起义,建立了地上的天国——太平天国,在清朝的大地上掀起了十几年的腥风血雨,人间变成了活地狱,导致两千……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