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办理论学习工作计划5篇
第一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市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围绕“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目标,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结合全市开展的“两看两比、聚力发展”作风建设活动和办“学习年”、“调研年”活动,切实加强和改进办领导班子理论武装工作,不断增强市编委办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四个翻番”、打造“四个”,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提供坚强的思想理论支撑。
二、重点内容
1.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省市党代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按照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本办实际,深入开展十八大精神学习教育活动,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等与机构编制工作相关的内容为重点,准确把握丰富内涵,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精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学习贯彻市第七次党代会和市委七届三次全会的决策部署,围绕实现“四个翻番”、打造“四个”、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总目标,结合部门职责,认真谋划实施聚力发展强实力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合力推动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八大专项行动”等重点任务部署,狠抓落实,为全市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2.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改进工作作风有关规定。从新形势下党面临的形势和肩负的任务出发,全面、准确地领会和把握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省委“28条办法”和“六个严禁”、市委“24条办法”和办“18条办法”,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以反腐倡廉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3.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市委关于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实施办法》。市委即将出台的《实施办法》是加强我市机关党建工作的规范性文件。要把学习贯彻市委《实施办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办机关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带头学习、准确把握、全面贯彻落实,不断推动机关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4.深入学习有利于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的各方面知识。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为目标,深入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和建设“法治”的要求,及时学习新形势新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纪律,不断提高科学决策和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能力。结合办“学习年”、“调研年”活动,努力学习行政体制改革、机构编制管理以及现代市场经济、现代社会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努力在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开阔发展思路、把握工作规律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5.深入研究影响和制约我市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紧紧围绕十八大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新要求和影响制约我市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结合“调研年”活动,加强调研,深入思考和研究机构编制工作如何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城乡联动发展、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争创发展新优势、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切实提高班子成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要求
1.强化责任意识,做好表率带头。中心组成员要把加强理论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和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的首要任务,自觉把理论武装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带头参加各类学习,撰写学习体会文章,努力做到学习经常化、规范化,做认真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表率。要根据市委宣传部、组织部文件要求,对全年的政治理论学习作出周密部署和统筹安排,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确保学习内容、时间、人员“三落实”。
2.加强总结创新,完善制度机制。在坚持完善理论中心组、报告会、专家讲座、读书活动等学习形式的同时,积极开展形象化、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充分发挥网络交流、在线学习等新型载体鲜活、便捷、互动性强的优势,不断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及时把一些好的学习方法转化为制度措施,形成长效机制。在巩固完善学习计划、个人自学、调查研究、集体研讨、学习档案、学习通报、学习秘书等制度的基础上,健全完善读书成果交流和检查考核奖励等制度,引导班子成员把心思、精力放在学习上、放在干事创业上。
3.密切联系实际,增强学习实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发挥政治理论学习教育作用,真正做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学习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等重大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与积极服务“八大专项行动”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扎实开展“两看两比”和办“调研年”活动结合起来,做到中心组成员每年至少牵头主持1项重点调研课题,完成2篇调研报告或理论文章,提高解决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市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围绕“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目标,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学习能力和工作本领,为机构编制工作更好地服务实现“四个翻番”、打造“四个”,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提供思想政治保证。
二、学习重点
1.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新党章。按照中央、省市委和市直机关工委要求,结合办实际,深入开展十八大精神学习教育活动,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等与机构编制工作相关的内容为重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准确把握丰富内涵,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精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认真学习党章,把握新要求,做到自觉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市委关于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实施办法》,不断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积极参加市委和市直机关工委组织的知识竞赛、理论培训、征文及理论研讨等各类学习活动。
2.深入学习市七届三次全会和市“两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市七届三次全会和市“两会”精神,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形势任务,努力把思想统一到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强大动力。积极投身于市“八大专项行动”等重点工作和办年度十大重点工作中去,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创新实干、优化服务,全面推进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办年度工作有效落实。
3.深入学习廉政建设和群众路线教育有关精神。全面、准确地领会和把握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不断提高执政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认真参加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省委“28条办法”和“六个严禁”、市委“24条办法”和办“18条办法”,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以反腐倡廉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4.深入学习做好工作所需要的各方面知识。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为目标,深入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和建设“法治”的要求,及时学习新形势新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纪律,不断提高科学决策和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能力。结合办“学习年”活动,努力学习行政体制改革、机构编制管理以及现代市场经济、现代社会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努力在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开阔发展思路、把握工作规律中提高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三、学习要求
1.严格落实学习制度。把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作为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做好阶段性学习安排,把学习计划落到实处。坚持党员“三会一课”、机关集中学习日等学习制度,通过学习讲坛、大讨论、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网上学习、参观见学等多种学习教育形式,充分调动机关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有关要求,坚持和改进学习管理的方式方法,认真落实党员干部学习积分考核制度,通过加强学习情况通报反馈、强化理论学习督查、开展学习质量评估等,切实增强学习效果。
2.切实提高学习成效。结合办“两看两比”活动和“学习年”、“调研年”活动,不断探索学习形式,增强党员干部的学习动力,提高理论学习效果。认真组织好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主题大讨论和“周一夜讲堂”活动及其他专题讲座、辅导报告,开展研讨式、互动式、共享式学习。组织开展“荐好书、读好书、写好文”活动,认真落实个人自学计划,使每个党员全年至少精读一部理论著作,在集体学习时作一次中心发言或为党员干部上一次理论辅导课,撰写一篇学习体会文章或调研报告,记好一本学习笔记,确保全员读书“四个一”活动落到实处。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马克思主义良好学风,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政治理论学习与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党员干部的思想状况紧密联系起来,发挥政治理论学习教育作用,真正做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理论学习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把理论研究贯穿于学习教育的全过程,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联系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实际,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成果,指导和推动党建工作、机构编制工作。
第三篇
下半年,全市机构编制系统要在落实年初工作部署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面临的形势任务,按照“强化学习、强化调研,拓宽思路、拓展疆域,加大力度、加快节奏,提高标准、提升地位”32字工作要求,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各项机构编制工作。主要抓好十一个方面:
(一)做好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工作。要根据中央和省有关要求,在前期开展整合食品安全检测资源专题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全面地调研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相关问题,在7月中旬完成市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建议方案草拟工作,并在根据省里部署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做好组织实施和对县区的指导工作,按时完成市、县区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
(二)开展中心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建立完善市、县区沟通反馈机制,指导各县区按照《关于中心镇行政体管理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开展中心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要认真做好对县区中心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初审和报备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各县区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于9月底前完成1-2个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在12月底前全面完成中心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三)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根据中央和省市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及推进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重点,兼顾校医室等其他基层医疗机构,深入推进社区卫生综合改革,健全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加强与有关县区及市卫生、人力社保、财政等部门的对接,明确用人机制、收入分配、财政保障等规定,进一步优化基层医务人员资源配置,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探索创新使用事业编制资源。要配合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研究出台省南太湖创新发展研究院的管理体制、准入条件、入院程序、日常管理、退出机制等具体实施办法,并开展宣传发动,做好首批申请人员的评选工作。要配合市委组织部研究制定关于运用乡镇事业编制激励农村优秀党支部书记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指导性意见,探索建立农村优秀党支部书记激励机制,激发农村支部书记干事创业热情,稳定基层干部队伍。
(五)参与文化体制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文化体制改革要求,参与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文化产业振兴、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改革方案及相关政策,服务文化强市建设。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开展市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研,为全面实施医药卫生领域改革做好准备。
(六)完成重点调研任务。要深入开展涉农领域基层单位调研,进一步修改完善《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初稿,做好《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等省重点课题调研工作,按时完成课题任务。开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关配套措施研究工作。
(七)严控机构编制总量。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有关精神,围绕“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有增有减”加强总量控制,落实好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本届政府内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要求。近日,省编委办印发了《全省机构编制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方案》,由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编委办、省监察厅、省人力社保厅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将在9月份到市县区对机构设置、编制使用、人员配备、领导职数配备、条条干预、2013年新增机构编制等情况进行抽查,大家要根据省编委办专项检查方案的要求,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做好自查自纠等工作,做好迎接省里检查的准备。
(八)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加快机构编制管理信息化步伐,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二次开发,督促市级部门单位进一步完善入库信息,各县区要完成实名制系统建设。认真开展对县区机构编制工作综合考核,提升县区机构编制管理法规意识和规范化水平。要加强调查了解,科学合理做好机构编制事项的调整完善工作。认真做好第三批新增政法专项编制的分配和前两批政法专项编制使用情况的跟踪检查工作。研究出台进一步规范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办法,争取将编外用工纳入实名制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工作。加强指导督促,做好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
(九)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要进一步严肃市级各部门,特别是与国务院改革变动部门相对应部门的机构编制和组织人事纪律。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加强机构编制信息公开,认真受理举报投诉,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提升监督检查工作质量。
(十)强化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联合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地方税务局、市审计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人民银行等部门,建立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工作联络员制度,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管理。认真落实事业单位登记档案管理制度,做好登记材料整理归档工作。根据省编委办统一部署,推进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服务机构的登记工作。
(十一)抓好自身建设。今年4月,党中央决定从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要高度重视。虽然按照中央部署,市以下放在第二批进行,但省委要求第二批与第一批同步学习、同步整改,市委马书记也提出了要求,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自觉主动地把自己摆进去,认真学习有关精神和落实省委活动要求,着力在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上见实效。扎实开展“学习年”活动,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组织开展全市机构编制工作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深入开展“调研年”活动,结合工作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拓宽思路、创新方法,提高参谋建议水平和服务科学发展能力。
第四篇
一、着眼于十八大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1.开展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前期调研。按照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的要求,深入开展上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跟踪调查,进一步梳理各部门的职责体系,摸清情况,研究职责交叉、权责分离等问题,提出对策措施建议,并认真完成省编委办下达的调研任务,为新一轮大部门制改革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配合中央和省市简政放权改革工作,及时做好承接国务院和省政府下放行政审批和管理事项及市政府向两区和开发区、太湖度假区下放事权所涉及的行政体制改革和机构编制调整工作,从市级机关抽调人员编制,加强区级工作力量。创新政务服务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市、县(区)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整合优化行政服务资源,构建集行政审批服务、公共资源交易、行政投诉办理、政务热线、政府信息公开为一体的政务服务综合平台,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功能,促进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3.推进乡镇(街道)行政体制改革。做好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评估,认真总结经验,摸索规律,进一步深化试点镇改革和稳步推进省、市两级中心镇行政体制改革工作。理顺县(区)、乡(镇)权责关系,推动县(区)、乡(镇)政府职责关系合理化、清晰化,实现权责一致,财力与事权相匹配,提升乡(镇)级政府统筹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开展街道行政体制改革调研,加强基层,稳固基础。配合做好市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相关机构编制工作。
4.探索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入研究服务型政府的科学内涵,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积极探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路径和方法。切实加强统筹,采取综合措施,稳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进一步梳理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相关社会团体的职能,在“还政予政”的同时推进“还事予事”、“还社予社”。对不能列入参公管理范围的行政类事业单位,要逐步剥离行政职能,调整单位类别或清理撤并机构。配合做好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相关工作,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将合署或挂牌于党政机关的社会团体分离出去。整合归并市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实现检测资源的社会共享和检测结果的统一发布,提高行政效率。
二、着眼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局,切实强化体制机制保障
5.服务市重大平台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工业强市的战略部署,主动参与“平台建设推进行动”,加强调查研究,以有效推动转型升级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积极做好南太湖产业集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太湖旅游度假区、南太湖高新技术产业园、省际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区、南郊风景区等经济发展重大平台建设相关工作,不断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完善运行机制,努力推动工业强市目标的落实。
6.探索建立事业编制资源促进创新发展新途径。注重发挥事业编制资源在人才引进中的作用,探索搭建高层次人才栖息平台,促进体制内外的拔尖人才向重点领域和经济建设一线流动,降低企业引才成本。探索建立运用乡镇事业编制激励农村优秀党支部书记的途径办法,调动村干部积极性。
7.配合做好相关行业体制改革。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加强对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机构编制管理的研究和指导。协同有关部门做好吸引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就业的相关工作。配合做好教育、科技、文化、农业等方面体制改革工作。
8.适时开展工商和质监管理体制改革。按照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适时开展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改革,做好机构编制接收、健全和完善协调配合机制等工作。
9.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完成市属事业单位分类工作。贯彻执行中央和省有关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配套政策,探索建立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行分类管理的制度和办法,稳步推进分类改革相关工作。根据形势任务变化需要,结合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优化事业单位布局结构,提高事业单位机构编制配置使用效益。
10.探索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根据省里的统一部署,适时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在市属公益类事业单位中建立现代事业制度,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机制,提高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能力。
三、着眼于机构编制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执政资源效用
11.严格机构编制管理。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有关要求,健全完善对县区机构编制的综合考核,注重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引导督促各级各部门增强对机构编制严肃性和权威性的认识。加强对部门及其内设机构领导职数管理,深入研究减少领导职数的途径和办法,提高控制成效,实现“机构限额、编制总量、领导职数”不突破。加强事业单位管理,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领导职数设置。
12.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加快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建设,及时做好机构编制信息的录入和人员数据导入工作,开展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实名制网络化管理业务培训,尽快在市级部门单位全面推广使用实名制管理系统。做好对县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指导,加快县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步伐,年底前基本完成实名制管理系统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认真做好空编使用和科级领导职数使用核准工作,及时办理人员出入编和信息变更登记。深化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管理研究,进一步规范完善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管理。加强机构编制统计工作。
13.做好机构编制动态调整。加强对部门单位履行职能情况跟踪,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务实做好职能和机构的动态调整。加强编制资源整合,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有减有增”原则,通过调整挖掘潜力,妥善解决严格控制编制与满足事业发展需要的矛盾,实现人员编制效用最大化。
14.强化事业单位监督管理。不断改进服务方法,完善登记材料审核方式,做到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并重,及时做好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变更、注销等工作,健全完善与县区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质量。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使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事业单位的联合监督管理。全面推进网上登记,认真做好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专用中文域名推广使用和后续管理。探索开展企业科研机构、民办非营利机构等机构事业法人登记工作。
15.完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强化社会各界对机构编制工作的监督,增强领导干部机构编制管理意识。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为抓手,探索建立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实时监督机制。完善部门协调配合的联合监督机制。加强机构编制工作信息公开,做好“12310”举报电话、网络举报和群众来信来访受理工作,畅通群众、社会监督渠道。
四、着眼于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不断加强队伍自身建设
16.加强理论学习。开展“学习年”活动,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十八大精神落实到机构编制工作的各个方面。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加强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和工作交流,丰富和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17.增强创新能力。开展“调研年”活动,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更好服务科学发展”为目标,围绕领导关心、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和工作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并加强成果运用,推进工作创新。要加强对大部门制改革、重要经济增长平台的体制机制建设、机构编制管理等领域的调查研究,切实拓宽思路、创新方法,不断拓展机构编制工作新领域,增强服务科学发展能力。
18.提高服务水平。发扬“善于谋划、勇于创新、敢于坚持、重于保障、严于律己”20字机关精神,着眼推进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优化机制,规范行为,进一步提升行政效能。加快推进全市机构编制系统电子政务建设,县(区)机构编制门户网站全部开通,切实改进服务方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19.改进工作作风。扎实开展以“两看两比、聚力发展”为主题的作风建设活动,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各项规定,坚持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形成勇于创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深入开展“一句话承诺”、评选“闪光言行之星”活动,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以良好的作风树立为民务实、廉洁高效的部门形象。
第五篇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委改进工作作风新要求,紧紧围绕实现“四个翻番”、打造“四个”、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总目标,以“看作风改进、看有效服务,比创新实干、比发展实绩”为主要内容,不断深化作风建设,着力营造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真抓实干、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为机构编制工作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作风保证。
二、工作目标
(一)进一步增强加快科学发展的意识。围绕实现“四个翻番”、打造“四个”奋斗目标,通过组织开展“两看两比”活动,教育和引导全体干部职工自觉强化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机遇意识,树立机构编制管理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平台的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提振信心、开拓进取,深化机构编制工作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大有可为的思想认识。
(二)进一步提升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围绕深入实施“八大专项行动”等重大决策部署,通过组织开展“两看两比”活动,教育和引导全体干部职工着力创新实干、攻坚破难,切实增强履职能力,认真落实部门重点工作,为全面推进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加快推动科学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三)进一步优化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原则,按照“创新体制机制、服务科学发展”的要求,通过组织开展“两看两比”活动,教育和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把人民满意作为最高标准,把服务发展作为最终目标,着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创新,切实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提高政府服务效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进一步改进服务科学发展的作风。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要求,通过组织开展“两看两比”活动,教育和引导全体干部职工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委和本办关于改进作风的各项规定,坚持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大力弘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优良传统,着力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以优良党风凝心力聚,推动作风改进。
三、活动内容
(一)看作风改进
1.开展“学习年”和主题讨论活动。把编委办系统“学习年”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主题讨论活动与“两看两比”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抓好党的十八大、省市“两会”精神及各级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相关要求的学习,使全办干部职工自觉围绕我市“奋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总体要求、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切实强化事业心和责任感,更好地把中央和省、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服务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2.深化“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继续坚持领导干部带头示范,深入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从工作实际出发,组建由办领导、业务骨干、年轻干部等若干名同志组成的工作组,结合机构编制工作调研,深入乡镇、农村、企业、社区,全面开展下基层走访调研活动,深入了解基层实际情况,掌握基层、群众和企业的所想、所需、所盼,提出科学可行的意见建议,努力帮助解决涉及群众和企业切身利益的实际困难。
3.严格落实改进作风规定。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28条办法”和“六个严禁”、市委“24条办法”等规定,研究制定市编委办改进工作作风实施办法,坚决抵制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歪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切实改进作风。加强对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纠正违反中央和省、市相关规定的行为,以实际行动端正党风政风。
(二)看有效服务
1.服务中心更主动。深入开展编委办系统“调研年”活动,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领导关心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为领导和相关部门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重点要抓好农业和农村管理领域、乡镇行政体制改革、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综合设置等调研工作,形成一批调研成果,运用调研成果推动工作实践,增强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实效。
2.服务基层更扎实。着力创新政务服务体制机制,通过整合优化行政服务资源,推进市、县(区)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政务服务功能,促进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积极做好简政放权相关工作,配合中央、省市简政放权改革和市政府向两区及开发区、太湖度假区下放事权工作,做好相关行政体制改革和机构编制调整。扎实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服务热线整合工作,打造“12345政府阳光热线”,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政务服务。
3.服务部门更到位。进一步健全完善与部门的配合协调机制,提高工作效能。全面梳理相关管理服务项目,加强沟通对接,立足方便部门、有利工作,不断创新和完善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加强电子政务工作,加快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建设,推进机构编制工作信息化、规范化,为相关部门提供更为便捷有效的服务。
(三)比创新实干
1.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按照党的十八大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认真开展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前期调研工作,为正式实施做好准备。积极探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路径和方法,稳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进一步深化小城市培育试点镇改革和稳步推进省、市两级中心镇行政体制改革工作,理顺县(区)乡(镇)权责关系,提升乡(镇)级政府统筹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创新,根据“八大专项行动”工作部署,主动服务市重大平台建设,积极做好经济发展重大平台建设相关工作,不断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完善运行机制;参与做好文化、教育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适时开展工商和质监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探索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不断打造科学发展新优势。
2.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探索利用编制资源促进创新发展的新途径,搭建高层次人才栖息平台,促进体制内外的优秀人才向重点领域和经济建设一线流动,降低企业引才成本。建立运用乡镇事业编制激励农村优秀党支部书记机制,调动村级干部队伍积极性。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全面建成市级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信息化、精细化水平。研究制定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公益性机构实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的办法,进一步规范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事业单位的法人登记管理。
3.提高执政资源效用。要正确把握机构编制工作方向和特点规律,深入研究和妥善解决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强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的科学性、有效性。不断健全和完善对县区机构编制考核的制度和办法,加强各级部门和县乡镇党委、政府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研究落实市县政府向基层下放事权后,按照“人随事走”原则相应调整各级机构编制等问题。加强对部门及其内设机构领导职数管理,深入研究减少领导职数的途径和办法,提高控制成效,实现“机构限额、编制总量、领导职数”不突破。加强事业单位管理,全面完成市属事业单位分类工作,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领导职数设置。深化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管理研究,进一步规范完善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管理工作。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科学做好机构编制动态调整,妥善解决严格控制编制与满足事业发展需要的矛盾,实现人员编制效用最大化。
(四)比发展实绩
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学习研究各专项行动组的年度推进计划,准确把握目标任务,按照“积极参与、密切配合,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要求,结合市编委办工作职能,排出年度十大重点工作,对每一项具体工作都明确时间进度和完成要求,创新工作举措,狠抓工作落实。要严格落实年初公布承诺、定期监督检查、年末公布完成情况工作要求,在部门内部比实绩、争先进,与兄弟部门比实绩、比贡献,以比实绩争先进来促落实强效果。
四、实施步骤
(一)及时动员部署。2月底前,按照全市活动的总体部署,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推进计划,及时动员部署,统一思想行动。
(二)亮晒目标任务。根据市里安排,在市级主流新闻媒体和市机构编制网上公布部门十大重点工作,明确工作内容、目标、时限、措施和责任等内容,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定期公布进展情况,全面反映活动动态,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三)开展自查互比。要按季或根据市里统一要求对照既定工作目标任务,在办内开展进展情况、薄弱环节自查,交流创新举措,亮比工作实绩,进一步坚定信心、强化责任,学标杆、找差距、谋对策、促实效,努力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四)抓好进展督查。结合自查互比活动,开展媒体公布公示、专项监督考核、推进情况讲评等工作,加强对“两看两比”活动进展情况的督导,及时掌握情况、反映动态、发现问题、督促整改,确保活动深入开展、取得实效。
(五)开展总结自评。年底,对活动进行全面总结评估,特别是对“八大专项行动”相关工作和部门十大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自评,并做好迎接市考核评估相关工作。
(六)健全长效机制。认真总结在工作推进、难题破解、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做法,并在制度层面上予以固化,不断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深化活动成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办“两看两比”活动领导小组。各处室、单位根据办统一部署,认真分解任务目标,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活动顺利推进。
(二)注重统筹,力求实效。要按照统筹兼顾、科学高效的原则,把开展“两看两比”活动与深入推进“八大专项行动”结合起来,与编委办系统的“学习年”活动、“调研年”活动和市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与全面推进机构编制工作结合起来,注重实效,力戒形式主义。
(三)强化督查,狠抓落实。要根据不同实施阶段的工作特点,加强督查工作。办领导要亲自过问活动进展情况,亲自开展工作检查讲评;综合处要全程做好进展跟踪、动态反映等工作,认真组织开展网站公示和自查互比工作,确保全力推进,确保活动质量。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