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18年湖南常德教师招聘考试语文题目归类(387)

来源: 2018-09-21 09:59

 一、诗歌内容

晚归山居

刘沧

寥落霜空木叶稀,初行郊野思依依。

深秋频忆故乡事,日暮独寻荒径归。

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

娟娟唯有西林月,不惜清光照竹扉。

二、鉴赏题目

1.这首诗的颈联与王维《山居秋暝》的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相比,在写景角度上有何相同点?在意境上有何区别?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三、解析过程

(一)精准定位(初读诗歌)

首先,我们要先来看一看题目:

(1)第一题,很明显是一个对比的问题,对比内容是写景角度的相同点,那么根据审题可以得知实际上问的是写景的手法(共同的);而且还问了意境上的区别,那么必然和描写景色事物相关,以及作者的情感相关;最后让我们试着分析。所以我们断定是三问,所以答题的时候至少是四个小序号。

(2)第二题,问的是作者的情感,而且是不同的情感,肯定很多。结合具体分数,比分数多写一个小序号,或者情感能够多分析出一个。

其次,看的是作者和注释:

(1)这里面有注释吗?——没有,那我们就忽视。

(2)作者你认识吗?——不认识。

(3)那作者还有用吗?——没用!我们过。

然后,粗看一遍诗歌:

(1)题目和题材:写了晚归山居这样一件小事,根据大致扫了诗歌几眼,那必然看到有景色的描写,那么至少我们可以确定作者的的情感是根据这景色和这件小事儿来的。

(2)语言:既然是看景写情这一件小事,语言大体是凄清的、幽静的,或者是意境深远的等。

(二)一字分析(细读诗歌)

(1)第一联:“寂寥”“空”“稀”“郊野”“深秋”点出了此时的环境是秋天,落叶飘零,树上已经没有树叶了,作者的心境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已经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幽静、孤寂、寂寥的。“思依依”直接告诉了我们后面作者要开始抒情了,引起后文。“思”就是关键字,所以“思”后面的内容是不是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不同情感。

(2)第二联:“故乡事”点出来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情感(标记出来);这个“频”是不是点出了思乡次数的多啊,也表现了作者此时是极度的思乡的(这个“频”是不是圈出来)“;“独寻”强调了作者是一个人,那么他必然是孤独的(标记出来)。

(3)第三联:整个一联都是写景,也就是我们的第一问。“动”和“潜入”是动态的,“钟声”是听觉角度,“远烟”和“山影”又是视觉角度。至少我们发现了两个手法,“动静结合”和“视听结合”,同时也因为“远烟”等写出了朦胧的感觉,而这个画面是一个孤寂的画面。

(4)第四联:“西林月”和“清光”是明丽的,月亮可以表现个人品质的高洁,也可以表达思想,也可以表达祝福等等,然后等着具体的问题往里面运用。

所以上面都是“一字分析”的内容,实际上整首诗歌无论是手法还是情感等问题已经基本出来了,相信只是组织语言的问题了。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