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时事政治新闻播报102
真正的“吃货”,敢于直面南北大菜、各地小吃,不仅能把个中滋味说得头头是道,个人“食谱”也越来越宽。他们不断与从小养成的口味磨合,和甜粽子、咸豆花等熟悉的味道搏斗。但这样的“吃货”只是“孤独的美食家”,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在本地吃的是习惯,在外地尝的不过是新鲜。有人说,“在地美食”是“在地生活”的一部分。正如《风味人间》中,渔民追捕旗鱼的辛劳更衬托出海产的鲜美,自家磨制的青麦碾转别有一番甜蜜。离开了具体的生活场景,离开了地域文化的浸润,作为游客浅尝辄止,很难领会地道的精粹。
从农业社会到现代社会,从土里刨食到四处觅食,从果腹充饥到追求美味,“吃”的意义和形式不断在改变。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剧,地域饮食的交流也空前活跃,每一个城市都不只有一种味道,北京人爱吃川菜、广东人喜欢傣味并不是新鲜事。但在这一过程当中,一成不变的“地道”难觅踪迹,流失、创造、简化和融合反倒是必然。麻辣小龙虾、大盘鸡等看似地道的美食,历史不过数十年;而一道红烧肉,在各地演化出上百种味道,到底谁更地道呢?在异地经营的地道餐馆的受众较为局限,适度改良反倒备受外地人青睐。改良融合之中,崭新的地道菜系或许正在诞生。
猎奇式的品尝注定不是生活的常态。因为地道,既要重视“地”的因素,更应有“道”的追求。对于食客你我而言,最根本的“道”,是舌头的偏好。有人喜欢撒把盐现烤肉的豪爽,有人喜欢浇头面“宽汤、重青,重浇要过桥”的精细,有人喜欢粗茶淡饭的简单,好吃没有一定之规。“物无定味,适口者珍”,对了自己的胃口,才是真正地道的美食。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