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湘西州2018年湖南教师招聘考试大纲综合知识(591)

来源: 2018-12-25 09:23

 2教学启示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因此阶段性规律就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即用相同任务对待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如目前的小学教育中学化就违背了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同时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1.具体表现

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即同一方面不同速。如人的身高并不是每天以相同的速度增长的,而是发展时有快有慢,在婴幼儿时期以及青春期发展较快,其余时间发展较慢。)

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即不同方面不同步。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如中学生身体发展成熟,但是心理想法幼稚,就是因为身体发展较快,而心理发展较慢,导致身心发展不协调,表现出一定的幼稚性。

结合以上,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指人在身心发展中速度有快有慢。因此,不平衡性强调发展速度不同。

2.教学启示

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又称为敏感期或最佳期)及时的进行教育。发展的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个体的某一方面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效果(即人的身心发展最快的时候,比如婴幼儿时期以及青春期就是身高发展的关键期。)错过关键期,人的身心也会发展,只是发展速度没有关键期那么快。如即使人们对长大后的狼孩进行再好的教育,也很难令其用人类语言进行顺畅的交流,就是因为狼孩已经错过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关键期"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提出的。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