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习题及答案十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社会学习品德理论是由( )提出的。
A.埃里克森
B.费斯廷格
C.班杜拉
D.皮亚杰
2.受到他人或规范的压力,个体产生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称为( )。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认同
3.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 )。
A.模仿
B.从众
C.认同
D.内化
4.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
A.斯腾伯格
B.柯尔伯格
C.埃里克森
D.弗洛伊德
5.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称之为( )。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认同
6.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象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7.品德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生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
A.新观点
B.认知结构
C.价值体系
D.策略系统
8.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致在( )。
A.一年级
B.三年级
C.五年级
D.六年级
9.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10.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称为( )。
A.态度的认知
B.态度的评价
C.态度的情感
D.态度的意向
11.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
A.内化了的成分
B.动力性成分
C.非智力成分
D.态度的核心成分
12.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向
D.道德行为
13.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 )。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14.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联想而发生的情感体验称为(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认知性道德情感
15.(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
16.表现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或当个体出现了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反的行动时,会感到内疚、不安,此时其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阶段主要处在( )。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参与
17.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18.态度改变和品德形成的阶段可划分为( )。
A.顺从、认同和内化
B.顺从和认同
C.逆反、认同和内化
D.认同和内化
19.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 )。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感染
20.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是根据客观结果,而不是考虑主观动机。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21.人们在具有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其( )。
A.道德信念
B.道德动机
C.道德意志
D.道德知识
22.在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中,只根据行为后果是否受惩罚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
A.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B.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好孩子”取向阶段
23.学生愿意并实际参加某项向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其价值内化程度处于( )水平。
A.组织
B.反应
C.接受
D.性格化
24.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
A.比较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不稳定的
25.准备对某对象作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称为态度的( )。
A.认知成分
B.评价成分
C.情感成分
D.行为成分
26.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 )。
A.自律道德
B.无道德规则
C.他律道德
D.依存性道德
27.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
A.行为参照
B.省力
C.服从
D.强迫
28.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 )。
A.品德
B.态度
C.意向
D.个性
29.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的道德发展阶段是( )。
A.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B.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C.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D.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30.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青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称为(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31.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的阶段是( )。
A.权威阶段
B.可逆性阶段
C.公正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
32.( )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儿童道德发展包括两阶段,道德教育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
A.班杜拉
B.柯尔伯格
C.加涅
D.皮亚杰
33.皮亚杰认为形成儿童道德的他律道德在( )。
A.0~5岁
B.6~8岁
C.8~10岁
D.10~l2岁
34.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过程的外部条件,不包括( )。
A.家庭教养方式
B.道德认知
C.社会风气
D.同伴群体
35.清楚地意识到道德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36.在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哪个阶段?( )。
A.依从
B.认同
C.同化
D.内化
37.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 )。
A.道德认识
B.道德信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38.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39.认同的出发点就是( )。
A.得到他人认可
B.试图与榜样一致
C.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思想
D.与他人相接近
40.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称为( )。
A.品德
B.态度
C.意向
D.技能
4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42.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43.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
A.避免学生观看类似影视片
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服教育
C.影视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
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44.道德品质的基础是( )。
A.道德信念
B.道德意志
C.道德认识
D.道德情感
45.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处于(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无规则水平
46.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态度的结构包括认知成分、______和行为成分。
2.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______和倾向。
3.______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4.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______。
5.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______、想象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三种。
6.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______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
7.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______两个方面。
8.依据皮亚杰的研究,儿童道德发展大致可分为______和自律道德阶段。
9.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格通过大量研究,将儿童道德判断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______三个水平。
10.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格的理论,儿童道德判断处于前习俗水平的对应发展阶段为______和相对功利取向。
11.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格的理论,儿童道德判断处于习俗水平的对应发展阶段为寻求认可取向和______。
12.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格的理论,儿童道德判断处于后习俗水平的对应发展阶段为______和普遍伦理取向。
13.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中学生伦理道德的发展具有和言行一致的特点。
14.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的阶段依次为依从、认同、______。
15.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个体道德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认知能力和______。
16.______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
17.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有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和______。
18.______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19.______是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
20.影响态度与品德的学习的内部条件是认知失调、______、道德认知。
21.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______。
22.皮亚杰认为______阶段时,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依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2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或改变的。
24.______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
25.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______,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26.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______、主动性、稳定性等特点。
27.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______,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28.了解中学生______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进行道德教育和培养良好态度的依据与出发点。
29.依从阶段的行为主要受控于______,而不是内在的需要。
30.______是指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行为。
31.态度是一种______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32.______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33.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是认识与______的统一。
34.当个体对某一道德准则有了较系统的认识,感到确实是这样时,就形成有关的_____。当认识继续深入,达到坚信不疑的程度,并能指导自己的行动时,就形成了道德信念。
35.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具有_____,同时也缺乏原则性,但发展的趋势是稳定的、和谐的。
36._____是出自内心要求而非外力强制的纪律,其形成过程是将外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内部的需要。
37.道德情感渗透在人的_____和道德行为中。
38.根据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研究,要改变或提高个体的道德水平,必须考虑其接受能力,遵循_____原则。
39.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_____、群体约定与奖惩等。
40.皮亚杰认为儿童5岁以前是“无律期”,他们通常以“_____”方式来考虑问题。
4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稳定的_____。
42.服从是指在权威的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_____致的行为。
43.美国心理学家尤尼斯在继承和批判柯尔伯格道德认知理论、艾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发展的_____。
44.尤尼斯提出的道德发展的实践活动理论强调青少年期的_____对道德发展的持久影响。
45.道德统一性包含两层含义,_____和寻求超越性意义。
46._____是道德行为的根本机制。
47.品德学习的两种形式是亲历学习和_____。
48.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须经历三个阶段,即选择阶段、_____和行动阶段。
49.道德行为习惯是在生活和_____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
50.研究表明,学生道德信念的发展要经历一段较长时间,_____年级的学生才有了初步的道德信念。
51.道德是一种_____现象,它的存在依赖整个社会的存在。
52.从_____期开始,比较自觉稳定的道德信念才逐步稳定发展起来。
53.无论对人对己还是对事对物的态度,都是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改变的。
54._____是进行道德教育和培养良好态度的依据与出发点。
55.皮亚杰认为,公正阶段的儿童往往更多地从行为的_____而不单纯是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责任。
56.小学生的品德发展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其形成过程具体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依靠外部教育要求阶段;二是过渡阶段;三是纪律原则变成_____阶段。
57.帮助学生形成对教师、集体的积极的态度定势或_____是使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
58.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对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_____,取决于已有的道德评判水平。
三、简答题。
1.简述态度的内涵。
2.简述态度的结构。
3.简述品德的内涵。
4.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5.什么是品德,品德与道德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6.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
7.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8.简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9.简述培养态度与品德的常用方法。
10.在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中,怎样进行有效的说服?
11.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2.皮亚杰和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动机在道德品质形成中有哪些作用?
13.简述和品德不良学生的谈话原则。
14.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发展的稳定的、和谐的趋势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
1.在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说服?
2.试述利用群体约定培养学生的态度与品德的操作程序。
3.请说明价值辨析的基本程序。
4.试述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5.阐述代表性的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6.从心理学技术角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7.阐述学生品德不良的环境因素和主观心理因素。
8.有人建议,在教育实践中,“要多使用奖励,而尽量少用惩罚”。请阐述你对这种建议的看法。
9.一位教师试图使学生形成利他的习惯。他采用的方法是提供榜样化,其中的强化是当场表扬。试分析:
(1)这种方法最初可能使学生形成的是什么?
(2)使用这种方法形成利他习惯的内外条件是什么?
(3)仅仅以表扬作为强化物能使学生形成持久的利他习惯吗?
(4)形成高尚的利他习惯还需要什么条件?提供自私的榜样对形成这种习惯有必要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D 4.B 5.D 6.D 7.C 8.B 9.A 10.A 11.D12.A 13.B 14.B 15.C 16.B 1T.C 18.A 19.B 20.B 21.C22.A 23.B 24.A 25.D 26.C 27.A 28.A 29.A 30.A 31.D32.D 33.B 34.B 35.C 36.B 37.B 38.C 39.B 40.B 41.B42.D 43.D 44.C 45.A 46.B
二、填空题
1.情感成分 2.心理特征 3.道德认识 4.道德信念 5.直觉的道德情感 6.道德情感 7.行为习惯 8.他律道德阶段 9.后习俗水平 10.惩罚服从取向 11.遵守法规取向 12.社会契约取向 13.自律性 14.内化15.社会关系 16.班杜拉 17.同伴群体 18.道德行为 19.想象的道德情感 20.态度定势 21.内心体验 22.他律道德 23.个体与环境 24.伦理道德 25.认识与体验 26.自觉性 27.模仿 28.态度与品德 29.外在压力 30.品德不良行为 31.内部准备 32.能力 33.行为 34.道德观念35.依附性.36.自觉纪律 37.道德观念 38.先他律后自律的循序渐进39.榜样示范40.自我中心 41.心理倾向 42.规范要求 43.实践活动理论 44.社会参与经验45.自我认同 46.对人性的尊重 47.观察学习48.赞赏阶段 49.教育 50.三四 51.社会 52.少年 53.个体与环境54.他律道德 55.动机 56.自觉行动 57.心理准备 58.掌握程度
三、简答题
1.态度的内涵: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1)态度是一种主体指向于客体的心理倾向;(2)态度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2.态度结构包含:(1)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2)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3)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3.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1)品德形成的后天性;(2)品德内容的社会性。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3)品德结构的相对稳定性;(4)品德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
4.态度与品德的关系:(1)二者的实质是相同的。品德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2)二者也有区别。表现在:①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②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3)态度和品德有一定的区别,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属于同质的问题,所以不对二者作严格区分。
5.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
品德与道德的主要区别表现在:(1)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它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它的内容全面而又完整;品德则是依赖于某一个体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它反映部分社会生活的要求,它的内容并不全面;(2)道德的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它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对象,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还要服从于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它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6.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1)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表明,若家庭教养方式是民主、信任、容忍,则有助于儿童的优良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若家长对待子女过分严格或放任,则孩子更容易产生不良的、敌对的行为;(2)社会风气。社会风气由社会舆论、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各种榜样的作用等构成。社会上的良好与不良的风气都有可能影响其道德信念与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这也使德育工作难度加大;(3)学校及学校教育;(4)同伴群体。个体的态度与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所归属的同伴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风气影响。
7.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1)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2)态度定势。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3)道德认知。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4)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8.一般来说,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1)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2)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3)内化,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9.培养态度与品德的常用方法:(1)说服;(2)榜样示范;(3)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奖励与惩罚;(6)角色扮演;(7)小组道德讨论等。
10.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和品德,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例如说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1)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对于年龄小,没有怀疑观点的学生或在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只宜呈现正面观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2)以情动人。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3)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若原有的态度与教师所希望达到的态度之间的差距较大,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
11.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①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②自我意识增强;③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④品德结构更为完善。(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①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②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于成熟。
12.认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和柯尔伯格。这一学派强调道德判断在道德品质形成中的作用,其基本观点为:第一,道德品质的发展与人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水平密切关联;第二,道德品质的形成取决于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知识。
13.和品德不良学生的谈话原则。
(1)心理接触原则:是指谈话的内容要打动人心,指出其错误观点,促使其自我反省,从而激发他对自我的否定。
(2)心理相容原则:是指教师采取的教育措施要适合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以免产生逆反心理。
(3)心理反馈原则:是指在谈话时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输送愉悦的信息,激发隐藏在他心灵深处的积极的潜能,使其由不良品德向良好品德进行转化。
14.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具有依附性,同时也缺乏原则性,但发展的趋势是稳定的、和谐的,。具体表现为: (1)在道德认识的理解上。从直观、具体、较肤浅的理解逐步过渡较为抽象、本质的理解;(2)在道德品质的评价上。从只注意行为效果,逐渐过渡到较为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3)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道德判断从简单依附于社会的、他人的规则,逐渐过渡到受内心道德原则的制约。
四、论述题
1.(1)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对于年龄小、没有怀疑观点的学生或在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宜只呈现正面观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相反则应该提供正反两方面自论据;(2)以情动人。一般而言,说服开始时,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情感因素作用更大些;(3)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若原有的态度与教师所希望达到的态度之间的差距较大,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否则将难以改变态度,而且还容易产生对立情绪。
2.(1)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2)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认识,使他们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3)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4)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5)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学生都要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6)学生在执行计翔的过程中改变态度;(7)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8)如果态度改变未成功,则应从第四阶段开始,重新制定方法,直至态度改变。
3.价值辨析的实现必须经历三个阶段、七个子过程:(1)选择阶段。包括自由选择、从多种可选范围内选择和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行选择三个过程。(2)赞赏阶段。包括喜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和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两个过程。(3)行动阶段。包括按自己的选择行事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两个过程。个体只有从头至尾地完成这一过程,才能说他真正具有某个稳定的价值观念,也才能较持久地指导行动。
4.(1)品德心理结构,是指品德的组成成分。品德由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方面组成,品德的这四个方面表现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2)道德认识是指对于道德行为准则中的是非、好坏、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
(3)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以实现所引起的内心体验,是对于某种道德义务产生爱慕或憎恨、喜爱或厌恶态度的情绪体验。
(4)道德意志是指人在产生道德行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它是人们自觉地克服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的能力和毅力,是为达到既定的道德规范而自觉努力的心理过程。
(5)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意志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它是个体道德认识的外在表现,是人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6)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成分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道德认识是前提和基础,道德情感是内在的必要条件,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巨大动力;道德行为习惯是道德品质的总的表现和检验依据;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习惯的精神支柱和重要环节。尤其是在道德情感受阻、道德行为不能实现时,道德意志的作用更加明显。
5.(一)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6~8)岁,又称他律阶段。
(3)可逆阶段(9~10岁),又称自律阶段。处在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是由人们根据相互之间协作而制订的,也可以按照人们的愿望加以改变的。这一时期是培养儿童的自制能力和集体主义思想感情的好时机。
(4)公正阶段(11~12岁)。这一阶段儿童与成人的关系,开始从权威性过渡到平等性,儿童的公正观念开始形成。对这一阶段的儿童,要根据利他主义特点,培养他们真正公正的道德观念,教育他们要关心、尊重、同情别人,培养人道主义精神。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是连续不断的发展,而且发展的阶段顺序是不会改变的。
(二)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其要点是:
(1)道德发展与认识发展。①道德的发展是认识发展的一部分;②道德判断能力与逻辑判断能力的发展有关;③社会环境对品德发展有巨大的刺激作用。
(2)应用道德两难论方法可研究品德的发展。代表性的道德两难故事是“海因茨故事”。
(3)品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模式。①前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惩罚与服从为准则;第二阶段: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这个水平的主要特征是:儿童的道德观念是纯外在的,儿童是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②习俗水平。分为两个阶段:第三阶段:以人际和谐为准则,又称为“好孩子”取向;第四阶段: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这一水平的主要特点是儿童为了得到赞赏、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各种准则的。③后习俗水平,又称原则水平。分为两阶段:第五阶段:以社会契约和法律为准则;第六阶段: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准则。达到这一水平的人,其行为原则已经超出了某个权威人物的规定,而是有了更普遍的认识。它表现为个人的义务感、责任感。
柯尔伯格认为,这些发展顺序是一定的,不可颠倒的,各个阶段的时间长短是不相等的。同时,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有些人可能只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或者习俗水平上,而永远达不到超习俗水平的阶段。
6.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具体的办法主要有:
(1)说服。有效的说服技巧应注意三个方面:第一,关于提供单方证据和双方面证据;第二,关于说服的理智因素和情感因素;第三,学生原有的品德水平与说服者所提要求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品德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2)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指人在不同情境下体现角色身份的不同行为。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受训者养成某种角色行为习惯或获得某种经验。
(3)榜样学习。榜样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习得自己的行为的一种社会学习方式,是使榜样的优良品质转化为学生自身品质的过程。教师在为学生选择榜样时要注意:榜样的优点既胜过学生的优点,但又是可以学到的;榜样应该是公认的,具有权威性;榜样要有针对性,向榜样学习要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等。
(4)奖励、惩罚。①奖励是运用物质的或精神的手段来激励学生的一种教育方法。进行奖励时应注意:首先,学习上奖励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奖励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品德上的奖励是奖励他怎样做一个利他的人。其次,奖励要注意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此外,还要注意奖励符合学生合理的需要。最后,奖励要注重教育性和权威性。②惩罚是对犯有错误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处置,是对个体施予心理上不愉快的反馈刺激,从而抑制或减低不良行为的重现。正确使用惩罚,应注意以下几点:惩罚的实施越及时,效果越好;掌握好惩罚的强度,惩罚要兼顾公平,要注意惩罚的副作用。
(5)小组道德讨论。小组道德讨论是美国教育家布莱特设计并实施的道德教育模式。儿童通过对假设性两难道德问题的讨论,能够理解和同化来自同伴的、高于自己一个道德阶段的道德推理,排斥低于自己道德阶段的同伴的推理。小组道德讨论涉及三个要素:第一是课程要素;第二是班组要素;第三是教师行为因素。
7.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环境因素大致可概括为三个方面:(1)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家庭对学生不良品德形成的影响,可通过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影响,二是间接影响。研究表明,幸福、愉快、轻松的家庭气氛,较为温和、民主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2)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如不良文化、不良现象、不良思潮等;(3)学校教育工作上的失误。具体表现在:教育思想上的失误,教育方式上的失误等。
品德不良的主观心理因素:(1)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由于道德认识还处在形成过程中,还缺乏道德评价能力,往往产生一些模糊观念和错误理解;(2)表现异常的情感。情感上的异常反应,如不明是非.颠倒美丑等,由此而爆发出不良的道德行为;(3)明显的意志薄弱。意志力.独立性和自制力还有相当大的局限性,不能有效地克服个人不合理的欲念和不正当的需要,由此而产生不良行为;(4)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等。凡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开始可能出于偶然,但经过多次反复,这种不良行为同个人的某种需要、某种满足发生了联系,就形成了坏习惯。一些小学生屡犯错误就是由于不良习惯所支配而产生的。
8.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原因如下:(1)惩罚传递不该怎么做的信息,奖励传递该怎么做的信息;(2)必要的惩罚是需要的。学习是有纪律的活动,必要的约束与惩罚是维持秩序。惩罚不应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与求知欲;(3)奖与罚应及时公正,才能真正提高一个人的积极性。对该表扬的行为不及时做出表扬等于是批评这种行为;对做错的同学不做出批评等于是表扬了这种行为;一网打尽对内向孩子的作用大于外向孩子的作用;表扬对女生的作用大于对男生的作用;师生关系紧张时的批评,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会造成双方关系的对立;失去公正性的表扬与批评不起作用;过于频繁地表扬某一个人会造成其在同学中的孤立;(4)进行表扬与批评时,应注意个性差异。表扬与批评的作用在于个体对表扬与批评的认识,不应伤害到其他方面的积极性;(5)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本身是一种自我奖赏,快乐学习是对掌握知识的快感,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最强的内在动机。
9.(1)最初使学生形成的是具体的、能受到教师表扬的利他行为,相当于布卢姆等人提出的价值内化的接受和反应水平。这种学习是通过替代学习进行的。(2)使用这种方法形成利他习惯,内部条件是学生有利他的信念,外部条件是榜样的行为及其后果,以及对学生本人利他行为的强化。(3)仅以表扬做强化物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学生的自我强化,即自己为自己提供的强化物。(4)形成高尚的利他习惯一方面要发挥儿童认知中介的作用,让他们对看到的榜样行为及其后果以及自己的行为后果进行认知加工、思考,形成思想认知。另一方面要给儿童提供榜样行为及其后果。此外,利他习惯属于价值内化的高水平,需要长期的教育。提供自私的榜样的同时如能提供对该榜样的惩罚并引导儿童思考,则对利他习惯的形成是必要的。
责任编辑:lmj18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