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美术学科中国雕塑发展知识点汇总
一、中国雕塑的发展阶段
中国雕塑发展一共分为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萌芽阶段是先秦时期,以青铜器物为代表。第二个阶段为成熟阶段是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第三阶段为顶峰阶段是唐朝,以石窟造像石刻为代表。第四阶段为低潮阶段是以清代的小型案头雕刻为代表。
二、代表作品及考查题型
(一)萌芽阶段——先秦
先秦时期作品以《后母戊鼎》《四羊方尊》《毛公鼎》为代表。
《后母戊鼎》1939年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为母亲祭祀所做,因顶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它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是我国镇国之宝。《四羊方尊》是商晚期的青铜礼器,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它最大的特点是在尊的四角各塑一羊。《毛公鼎》西周晚期的青铜器,以作器者毛公而得名,毛公鼎上的铭文有499个字,记录了毛公治理国家的大小政务,周宣王表彰他勤工无私而为其铸造。毛公鼎是世界上铭文记载字数最多的一个青铜器。在考试中,通常以客观题的形式考察它们的出土朝代、出土地点、以及器物特点。
(二)成熟阶段——秦汉
分别以秦代的秦始皇兵马俑和西汉代的霍去病墓前石刻雕塑为典型的代表。秦始皇陵兵马俑和东汉的说唱俑。秦始皇兵马俑,被发现于1974年陕西临潼,目前发掘的一共有三个坑,1号坑是以战车和步兵混合编组的主体部队、2号坑是弩兵、战车、骑兵穿插组合的混合部队,3号坑是作战指挥中心。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以众多静止而直立的造型,形象写实逼真,有一种“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特点。西汉的霍去病墓石刻,霍去病墓前石刻雕塑有“马踏匈奴”“伏虎”“跃马”等,它们塑造时没有过多的改变原石的造型,而是原石的造型上,取其意似,进行了简单改造,不做精雕细刻,借助了大理石的表面质感来突出西汉帝国朝气蓬勃的时代特征。这两个作品在考试的时候,通常以客观题的形式考察秦始皇兵马俑被发现和被列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时间。以简答题的形式考察兵马俑特点和循石造型。
(三)顶峰阶段——唐代
唐朝时期石窟造像和乐山大佛非常具有代表性,以龙门石窟的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为代表。一般以客观题的形式来考察雕塑的朝代。乐山大佛依山开凿,所以有“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的美称。同样唐朝还有一些陵墓雕塑,例如昭陵六骏等。这一时期的雕塑通常是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察雕塑朝代和特点。
(四)低潮阶段——清代
清代案头雕刻,以天津“泥人张”张长林的雕塑为代表。分别有:《惜春作画》《渔樵问答》等。通常以客观题形式考察雕塑的朝代以及名称。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