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湖南特岗教师招聘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四)

来源: 2019-04-27 23:0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以杜威为代表所倡导的教育理论主张被称为()。

A.现代教育派

B.传统教育派

C.形势教育派

D.实质教育

2.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有了最早学校教育的形态是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时期

D.春秋时期

3.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

A.教育的科学属性

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

D.教育的艺术属性

4.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5.个体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6.“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社会决定论

D.个体本位论

7.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

A.确立教育目的

B.设计课程体系

C.加强德育工作

D.选择教学方法

8.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

A.中等教育

B.幼儿教育

C.高等教育

D.义务教育

9.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指()。

A.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社会中心

B.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

C.教师中心、实践中心、课堂中心

D.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

10.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一原则是()。

A.导向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贯性原则

11.“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体现的是()教育思想。

A.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启发式教学

12.区别一名普通的教师和优秀的教师的真正标志是()。

A.是否具有高深的知识

B.是否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

C.是否具有崇高的威信

D.是否能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充分机会

13.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A.正强化

B.惩罚

C.负强化

D.消退

14.研究认为,为了提高复习的效果,第四次复习的时间应该安排在()。

A.一星期后

B.半个月后

C.半年后

D.一个月后

15.一般来说,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是()。

A.强烈

B.较弱

C.微弱

D.中等

16.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低的层次是()。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17.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18.能鉴别学业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的测验表明其()很高。

A.难度

B.信度

C.效度

D.区分度

19.小明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怕自己讲不好被人讥笑,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20.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可能的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A.发散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直觉思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论语》中记述孔子教育思想观点的有()。

A.“教学相长”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E.“长善救失”

2.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的是()。

A.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方法

B.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

C.片面重视孩子智力开发、文化学习

D.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

E.经常打骂孩子

3.教育目的的确定要符合()的需要。

A.社会舆论

B.生产力和科技发展

C.个人意志

D.社会政治经济

E.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4.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思想,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是()。

A.政治素质,思想素质

B.道德素质

C.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D.个性素质

E.科学文化素质

5.我国心理学界比较流行的是品德的四要素说,认为品德是由道德认识、()等心理成分构成的有机整体。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信念

D.道德行为

E.道德理性

6.建立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基础上的课程,具体结构以单元的形式最为适宜,每一单元至少包括()。

A.主题

B.练习题

C.任务

D.教科书

E.评价标准

7.注意的功能有()。

A.调节功能

B.维持功能

C.抑制功能

D.选择功能

E.启动功能

8.指导学生怎样集中注意力、设置学习目标、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等,都属于()。

A.元认知策略

B.复述策略

C.组织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E.复习策略

 

9.以下属于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

A.敏感性

B.流畅性

C.灵活性

D.独创性

E.发散性

10.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

A.一般常态心理

B.人格障碍心理

C.轻度失调心理

D.严重病态心理

E.精神病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教育方针

2.学校

3.依法执教

4.创造性

5.自我效能感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现代教育的一般特点。

2.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有哪些?

3.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4.请简述认知同化理论。

5.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联系实际,谈谈目前我国课程改革的特点。

2.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心智技能的培养。

六、案例分析(20分)

就在今天上午,加伦让我们知道了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因为有事我进教室晚了些,不过老师还没有来。三、四个男孩子正在逗弄可怜的克洛西——就是那一头红发、残了一只手臂、还有一个卖菜的妈妈的男孩子。他们用尺子戳他,用剥了的栗子壳砸他的脸,恶意地模仿他残臂的姿势,取笑他是个残废,是个怪物。他孤零零地坐在板凳上,脸色惨白,求饶的目光从一个人脸上转向另一个人脸上,恳求他们放过他。可那些人恶作剧的模仿更甚了,他气得全身发抖,满脸通红。突然,一脸坏相的弗兰提跳上一张长凳,装作两臂各挎一只篮子的样子,取笑克洛西那以前常来校门口接儿子的母亲,她现在正卧病在床。许多人开始大笑。克洛西狂怒了,他抓起一只墨水瓶,用尽全力向那坏蛋砸去。可是弗兰提避开了,墨水瓶正砸在刚巧走进来的老师身上。

大家全跑回自己的座位上,吓得不敢出声。老师脸色苍白地走上讲台,用严厉的声音责问:“谁干的?”没有人回答。

老师提高了声音,又问了一遍:“谁干的?”

可怜的克洛西的不幸似乎感动了加伦,他突然站起身来坚定地说:“是我。”

老师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呆坐的学生,然后平静地说:“不是你。”

顿了一顿,他又说:“这一次我不会罚那个犯错误的人的。站起来吧。”

克洛西站了起来,抽泣地说:“他们砸我,还侮辱我,我气昏了头,才扔的。”

“坐下吧。”老师说,“欺侮他的人,站起来。”

四个人耷拉脑袋站了起来。

“你们几个,竟然去侮辱一个根本没有冒犯你们的同伴,竟然去挖苦一个本来不幸的人,竟然去攻击一个无力自卫的人。你们这是卑鄙的行为!是懦夫!”

说完,他走下讲台,来到耷拉着脑袋的加伦面前,伸出一只手放在加伦的腮下,抬起了他的头。老师注视看加伦的双眼,对他说:“你是一个高尚的人。”加伦附在老师的耳旁,不知说了些什么,然后老师就对四个顽皮的同学说:“这次原谅你们。”

结合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案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道德教育?

2.这位教师使用了哪些方法教育学生?

3.这个案例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师生关系?

模拟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A。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

2.【答案】A。解析:早在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3.【答案】C。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两者都认为教育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获得的,否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4.【答案】A。解析: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教育工作要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5.【答案】B。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

6.【答案】A。解析:题干是霍尔的名言,强调遗传决定论。

7.【答案】A。解析:由于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所以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8.【答案】D。解析: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义务教育。

9.【答案】D。解析:传统教学是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的。

10.【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疏导原则的定义。疏导原则也就是循循善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11.【答案】A。解析:题干强调课外活动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12.【答案】D。解析: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衡量一个教师是否优秀,就要看他能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

13.【答案】C。解析: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14.【答案】D。解析:经研究证明,第四次复习应该安排在一个月之后,第一次为一天之后,第二次为一个星期之后,第三次为半个月之后。

15.【答案】D。解析: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解决问题。

16.【答案】A。解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低是生理需要,最高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17.【答案】D。解析:强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

18.【答案】C。解析:效度是指测验的有效性和准确度。

19.【答案】C。解析:趋避冲突是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坏的矛盾心理。

20.【答案】A。解析:发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二、多选题

1.【答案】BCD。解析:“教学相长”、“长善救失”是《学记》中的教育观点。

2.【答案】BCDE。解析:家庭教育和学校、社会教育是相结合的,B、C、D、E都反映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3.【答案】BDE。解析:教育目的的确立要符合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4.【答案】ABCE。解析: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六个方面。

5.【答案】ABD。解析: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6.【答案】ACE。解析:与学生的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课程微观结构,以单元的形式最为适宜,每一个单元必须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主题、任务、评价标准。

7.【答案】ABD。解析:注意的功能主要有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8.【答案】ABCDE。解析:题干中指导学生怎样集中注意力、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等都属于学习策略,而各选项都是学习策略。

9.【答案】BCD。解析: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其中变通性又称灵活性。

10.【答案】ACD。解析: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可分为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重病态心理。

三、名词解释

1.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是一个国家教育工作总的要求,反映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2.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

3.依法执教: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的规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逐步使教育教学工作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它是依法治教方略在教学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4.创造性:是能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有知识,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这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5.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

现代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第二,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指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人,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第三,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这就意味着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学生予以特别照顾。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

第四,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

第五,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包括工艺、设备、程序、手段等)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2.【答案要点】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如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3.【答案要点】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4.【答案要点】

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的核心是: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学生能否获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的认知结构,即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因此,要促进新教材的学习,首先要增强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教材有关的观念。

5.【答案要点】

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1)相似性

①学习材料之间的相似性;

②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

①学习者的背景知识;

②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

③学习策略的水平。

(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的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

在课程结构方面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课程。

①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②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四个领域: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③农村中学课程强调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农村中学可根据农业发展的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

④在课程标准方面,也提出一些适应我国当前国情的新要求。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课程与评价课程的基础。它要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但由于我国当前发展还不均衡,各地区存在较大的文化、地域与发展差异,所以在课程标准方面还要考虑这种差异,允许开设地方课程。普通高中课程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与发展机会,为学生的发展创设更多的平台。

2.【答案要点】

(1)确立合理的心智技能原型;

(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六、案例分析

【答案要点】

(1)①集体主义教育;②自觉纪律教育;③民主与法制教育。

(2)①陶冶教育法;②品德修养指导法;③品德评价法。

(3)①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②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是相互促进关系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