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学科知识地理备考:地质地形

来源: 2019-06-05 20:29

  1.南极发现有丰富煤炭(北极地区埋藏丰富石油),说明:南极(北极)地区曾经位于温暖湿润地区,森林茂密,后经大陆漂移至此,这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力佐证。

 
  2.地形成因分析:运用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与板块运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及板块的碰撞或张裂)来解释判读分析与地形有关的地理知识。
 
  【例1】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
 
  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例2】死海(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吐鲁番盆地、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
 
  内力作用:断裂陷落
 
  【例3】北美五大淡水湖(欧洲峡湾地形、湖泊)成因:冰川作用。
 
  金字塔多年来不断遭受着破坏,遭破坏的自然原因主要是:风化与风蚀作用。
 
  【类比】长城西段多年来不断遭受着破坏,自然原因主要是:风化与风蚀作用
 
  【例4】庐山(华山、泰山)的形成:断块山地
 
  落基山: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撞形成
 
  安第斯山: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相撞形成 -----( 易与落基山混淆 )
 
  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形成
 
  【例5】地貌倒置的产生:
 
  ① 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因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
 
  ② 向斜成岭: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称为山岭。
 
  【例6】日本(台湾)多火山地震,原因: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运动、火山活动频繁。
 
  【例7】东南亚(马来西亚)多火山地震,原因: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交界处),地壳运动、火山活动频繁。
 
  3.七大洲地形地势特点:
 
  亚洲:
 
  ① 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
 
  ②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非洲:
 
  ① 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
 
  ② 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
 
  ③ 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
 
  欧洲:
 
  ① 欧洲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
 
  ② 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③ 冰川地形广布。
 
  北美洲:
 
  ①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② 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③ 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南美洲:
 
  ① 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
 
  ② 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大洋洲:
 
  ① 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
 
  ② 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南极洲:
 
  ①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
 
  ② 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
 
  4.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
 
  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① 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② 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③ 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
 
  治理措施:恢复植被。
 
  5.开凿隧道问题:开凿隧道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渗漏问题;二是塌方问题。
 
  因此,开凿隧道要选择在背斜处,因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并且,背斜为穹形构造,不易塌方。
 
  6.地质构造应用:
 
  ① 背斜:
 
  a. 储油、气构造(因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核心的上部,中间为石油,地下水在底部)
 
  b. 隧道一般选择在背斜核心部位;
 
  c. 采石场则选择背斜顶部。
 
  ② 向斜:
 
  a. 利于储藏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
 
  b. 水库坝址选择点。
 
  ③ 有色金属:内生矿床(岩浆岩)。
 
  7.板块边界:
 
  ① 生长边界(海岭、断层)――板块张裂
 
  ――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海洋(如红海、大西洋、印度洋等)
 
  ----海岭(即大洋中脊,多隐没在海水之中,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海底山脉,冰岛位于大西洋海岭之上)。
 
  ② 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板块挤压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
 
  海沟(如马里亚纳海沟)、岛弧链((如西太平洋岛弧链)、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
 
  巨大褶皱山系(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注意】全球消亡边界主要为两条: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全球高大山脉基本上位于此地,这里也是全球最主要的两大火山、地震带。
 
  【例】根据板块理论分析,红海的面积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其原因是:位于生长边界,板块张裂。
 
  8. 喀斯特地貌(云贵高原)成因:
 
  ① 地质条件:石灰岩分布广泛、厚度大、岩性纯,空隙、裂隙发育广泛,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好;
 
  ② 气候条件:位于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全年降水丰沛;
 
  ③ 生物条件:湿热的气候条件利于生物的生长,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较高,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