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地理学科知识点: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来源: 2019-06-08 13:33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自然方面

 

  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

 

  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

 

  3.河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

 

  ()社会经济方面

 

  1.农业基础

 

  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

 

  交通线的变化,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壮大。

 

  三、城市化

 

  1.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② 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③ 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热岛效应、 雨岛效应 、城郊热力环流 、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

 

  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

 

  ①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③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