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中国音乐史之宋元时期

来源: 2019-06-15 15:23

 隋唐宫廷音乐得到高度的发展,但是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宫廷音乐渐渐地消失,这里面的原因不乏如宋元时期民间音乐得到高度的发展,同时也不乏该时期商品经济的飞跃,这样的历史背景使得宋元时期很多艺术门类渐渐出现在世人面前。

 

第一,宫廷音乐的衰落,市民音乐的产生。

 

在宋元,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地位得以巩固,使得很多乡下、民间的人们都纷纷聚集到城镇而去获得新的生计,这样也致使人们为了摆脱白天的身心乏累,从而市民音乐这种民俗音乐形式渐渐出现。主要能够体现其发展速度的是:瓦子、勾栏。前者是众多娱乐场所的集中地,后者则是专门的演出场所,同时也有伴随着诸如社会(专门艺人的行业协会)和书会(专业的编剧协会)

 

第二、说唱音乐的高度发展。

 

荀子的《成相篇》可以说是我国说唱音乐的鼻祖,真正形成雏形的时期是在秦汉时期,但说唱音乐真正得到高度发展的时期在宋元时期,诸如诸宫调(孔三传所创,由于使用多种宫调而得名)、唱赚(张五牛所创,趋势结构可分为缠令和缠达)、鼓子词(以鼓伴奏而得名,一种说唱相间或只唱不说的说唱艺术形式)、货郎(主要是小商贩在叫卖或吆喝时产生)、陶真(一种在民间较为流行,以“路岐人”为主进行传播的说唱类型,在明清时期逐渐发展成为当今非常熟知的弹词)... ...

 

第三、戏曲音乐的萌芽。

 

宋元时期的戏曲音乐主要分两大类:一是杂剧。杂剧分为宋杂剧和元杂剧,这里的考点比较多的是集中在元杂剧的人物及其作品上,如关汉卿(《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墙头马上》)、王实甫(《西厢记》)、乔吉甫(《两世姻缘》)为主要的“元曲六大家”。二是南戏。南戏大约产生于北宋末年,原是流行在温州一带的民间小曲,在元末明初,出现很多优秀的剧作,影响较大的是“荆、刘、拜、杀”:《荆钗记》《刘知远》(又名《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并称南戏“四大传奇”,后加入《琵琶记》,并称“南戏五大传奇”。

 

第四、音乐著述。

 

北宋陈旸,《乐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音乐百科全书。再者,王灼关于研究歌曲的专著《碧鸡漫志》。再诸如燕南芝庵的《唱论》是我国现存最早论述声乐的音乐著作。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