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之桑代克、斯金纳

来源: 2019-06-15 15:28

 1.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通过“饿猫开箱实验”,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试误)而形成的,因此他把自己的观点又称为试误说。桑代克用曲线图来表现学习的过程,随着尝试次数的增加,做出动作所用的时间逐渐减少,这叫做学习曲线。并且提出了三条重要的学习定律:

 

(1)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例如,我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应提前预习。

 

(2)练习律。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另外,桑代克也非常重视练习中的反馈,他认为告诉学习者练习正确或错误的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中不断纠正自己的学习内容。

 

(3)效果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

 

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改进了桑代克的饿猫开箱取食实验,创建了“斯金纳箱”,并进行了“迷箱实验”。为此,他将人和动物的行为分为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而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强化理论包含强化,惩罚和消退。

 

(1)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负强化: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2)惩罚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

 

正惩罚:给予一个厌恶刺激,从而降低其行为出现的概率。负惩罚:撤销一个愉快刺激,从而降低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3)消退

 

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这称为消退。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