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化学备考:化学教材的设计与使用(二)
【化学新教材的特点与使用】
一、教材观的转型
1.传统的教材观
传统的教材观是具有特定体系的学科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对教与学起着的规范和控制作用;照本宣科地"教教材";唯教材是从。
2.新教材的三个转变
从"教本"向"学本"转变;
从"文本"向"对话"转变;
从"知识"向"素质"转变--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3.新教材具有的新功能
(1)提供学生学习的范例
只是为展开教学活动以使师生互动产生知识提供的一种范例和素材,以便师生能够以这些范例为基础,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提供学生学习的范例"是化学新教材最基本的功能。
(2)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材,其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习就是记忆和理解这些定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要方式就是听讲、记忆、做习题,很少有积极的情感投入和实践参与。
化学新教材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在教材内容的呈现上,注重过程和方法,以真实的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如提出假设、实验、调查、讨论等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收集、加工和处理信息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促进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
所谓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自身及其与自然、社会和他人之间的关系的整体认识。科学价值观的形成需要以一定的知识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化学新教材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为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创造有利的条件。
(4)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
化学新教材通过设置各种栏目,及时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总结、反思与评价。
例如,新教材在很多探究实验后都设有讨论栏目,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得到的结论等与同伴交流讨论;新教材在每部分内容结束后,设计了一些总结性栏目,以问题的形式或者是提供一定的线索,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系统整理。
4.教师应具有的教材观
(1)是"学本教材"非"教本教材"
"教本教材"是指向教师教学活动的教材,教材的内容多以纯文本的方式呈现出来,它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以及表述的准确性,从而支持教师展开传递性教学活动。
"学本教材"是指向学生学习活动的教材,其内容的组织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为核心,重视学生的学习经验和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知识建构。
(2)是"重要课程资源"非"唯一课程资源"
新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并不是唯一的资源。教材以一定的内容和形式具体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但它不是对课程内容的具体规定,它只是教材编写者为实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一个范例。既然是范例,就可能不止一个,还有其他的范例。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身边的多种化学课程资源,并开发一些新的化学课程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教材视野以外的多种课程资源,是新教材使用的重要观点。
(3)是"用教材教"非"教教材"
"用教材教"是把教材作为师生开展教学活动、学生获得价值体验和进行意义建构的一种课程资源,使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这种教学重视的是知识获得的过程,重视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去获得知识的结论。
5.教师的教科书素养
教科书素养是指教科书的开发、评价、选择、研究和使用的能力。教师成为课程教材的开发者,这是提升教师教科书素养的最重要的途径。教师要研究教科书评价标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材评价能力。教师要依据评价的结果,谨慎负责地选择教科书。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和分析教科书,灵活地使用教科书,并在教学实践中开展行动研究。
二、教材观的"二次开发"
教材"二次开发"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实施课程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对既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合理选用和开发其他教学材料,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材"二次开发"是课程情景化的过程;教材"二次开发"是教师对课程重构过程;教材"二次开发"实际上是多元主体间"对话"的过程。
三、高中必修化学新教材特点分析
根据新课程倡导的"一标多本",目前,经国家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共有三套,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山东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分别简称"人教版"、"苏教版"、"鲁科版"教材),并于2004年秋季分别在山东省、广东省、海南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4个试验区进行教学试验。
"人教版"高中必修教材还是以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为主来构建教材体系;
"苏教版"必修化学教材体系的构建具有"起点高、落点低"的特色;
"鲁科版"化学必修教材体系构建的主要特点是"高观点、大视野、多角度"。
四、高中必修化学新教材内容呈现特点
1.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呈现教材内容
新教材突出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尽可能通过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知识。教材在内容的呈现上,不是把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和猜想,设计方案,并通过观察、实验、阅读、思考、讨论等活动,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2.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情景和素材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插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情景素材。这些丰富的情景和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但是,教材中丰富的情景和素材往往使教师在教学中无所适从,不知该怎样选择,这就对教师如何使用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
五、在活动中生成教材内容的意义
在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中,教材被看作是学科知识的浓缩和反映,是具有一定深度和范围的学科知识体系。教学活动就是教学生记住教材内容,教材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的性。
教材内容的动态生成性是这种转变的重要特征之一,即把教材看作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的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师生以教材中的"话题"为中介进行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构建事物的意义,在活动中获得新的发展。
六、化学教材的评价
评价标准:
(1)教材内容的选材
化学教材内容的选材是否体现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科的教学目标?它是否符合化学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它的思想性、科学性如何?它是否符合学生的程度,并能从学生熟悉的环境和事物出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教材编排的体系
化学教材编排的体系是否做到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认识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的合理结合?是否有利于学生在获取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促进智力的发展,形成良好的思想、情感、意志和品德、养成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它是否既注意本学科各部分内容间的相互衔接,又注意与小学自然、物理、数学和生物课之间的联系?
(3)教材的文、图表达和装帧
化学教材的文字是否规范、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照片、插图是否丰富、美观,并与内容配合紧密?印刷装帧是否精美,能不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4)教材的习题作业和实验
习题作业和实验的内容是否体现化学教学目的要求,并与教学内容配合紧密?它们的分量是否适当?即是否既能满足教学要求,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它们的表达形式是否丰富多样、生动有趣?
教师评价一本化学教材时,既要根据上述标准对教材进行分析,又要从教学实践中搜集各种客观证据以资佐证,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分析、判断正确和公允。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