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备考考点资料:四气的划分与实际药效
《神农本草经》认为,四气主要是指寒、热、温、凉四个面。但该书在每药条下标注四气内容时,又涉及到大量的平性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了“五性焉,寒、热、温、凉、平”,十分明确地将“平”纳入药性的内容,颇为后世所推崇。
所谓“平”,徐大椿解释为“中和之性,无偏杂之害”;缪希雍解释为“性禀冲和,无猛悍之气”。说明平性药是指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事实上,平性是一个相对属性,绝对的平性是没有的。
此外,性(气)还有一些其它的提法。如《圣济经》云:“寒、热、温、凉、收、散、缓、急,同谓之性”。《本草品汇精要》云:“性分寒、热、温、凉、收、散、缓、坚、软也”。《药品化义》将性分为寒、热、温、凉、清、浊、平。但通常所说的的性(气)主要是指寒、热、温、凉、平五个面。
主要观点有四:一是五分法。李时珍提出五性分类法,认为“五性焉,寒、热、温、凉、平”;二是四分法。《神农本草经》提出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后世多遵从之;三是三分法。唐代《唐六书》提出“三性说”,曰“三性,谓寒、温、平”;四是二分法。就具体药物而言,仍有偏寒或偏热之不同,分属于寒、热二性。
所谓“平”,徐大椿解释为“中和之性,无偏杂之害”;缪希雍解释为“性禀冲和,无猛悍之气”。说明平性药是指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事实上,平性是一个相对属性,绝对的平性是没有的。
此外,性(气)还有一些其它的提法。如《圣济经》云:“寒、热、温、凉、收、散、缓、急,同谓之性”。《本草品汇精要》云:“性分寒、热、温、凉、收、散、缓、坚、软也”。《药品化义》将性分为寒、热、温、凉、清、浊、平。但通常所说的的性(气)主要是指寒、热、温、凉、平五个面。
主要观点有四:一是五分法。李时珍提出五性分类法,认为“五性焉,寒、热、温、凉、平”;二是四分法。《神农本草经》提出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后世多遵从之;三是三分法。唐代《唐六书》提出“三性说”,曰“三性,谓寒、温、平”;四是二分法。就具体药物而言,仍有偏寒或偏热之不同,分属于寒、热二性。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