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19年湖南中西医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第十二单元脏腑辨证知识点

来源: 2018-11-25 20:39

 六经辨证

创立“六经辩证”的医家是——张仲景(张机)

六经

三阳 三阴

太阳 阳明 少阳 太阴 厥阴 少阴

细目一:太阳病证

临床表现:恶风寒、脉浮、头项强痛

太阳中风证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

治法:调和营卫,祛风解肌

方剂:桂枝汤(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

太阳伤寒证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体疼痛,无汗,脉浮紧,或见气喘。

治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方剂: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的鉴别要点

 

太阳中风证

太阳伤寒证

共同点

发热、头项强痛、恶风寒、脉浮

不同点

汗出、脉浮缓(表虚证)

无汗、脉浮紧(表实证)

细目二:太阳变证

栀子豉汤证——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恼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身热、汗出,气喘,咳嗽,咯痰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下利不止、身热汗出、气喘

真武汤证——心悸、头晕、站立不稳、发热

栀子豉汤证——清宣郁热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清宣肺热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清热止利,表里双解

真武汤证——温阳利水

阳明病证

主要病机——“胃家实”(胃肠燥实证)

阳明病热证

临床表现——身大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大出,大渴引饮,心烦躁扰,面赤,气粗,苔黄燥,脉洪大。

治法——辛寒清热

方药——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  知母、石膏、甘草、粳米(白虎汤)。知母、石膏、甘草、粳米、人参 (白虎加人参汤)

白虎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的鉴别要点

 

白虎汤

白虎加人参汤

共同点

均为热盛伤津(鉴别要点在于津气损伤程度的轻重)

组成

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人参

鉴别要点

为里实热证
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

阳明病热证兼气阴两伤证
发热、舌上燥而口渴甚,伴见时时恶风或背微恶寒

阳明病实证

临床表现——日晡潮热,手足汗出,脐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甚则神错谵语,狂躁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或起芒刺,甚至苔焦黑燥裂,脉沉实或滑数。

治法——攻下实热,荡涤燥结

方药——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证、小承气汤证、大承气汤证的鉴别要点

细目三:少阳病证

少阳病本证

临床表现——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欲呕,脉弦

治法——和解少阳

方药——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甘草(炙)、生姜、大枣、半夏)

 

调胃承气汤

小承气汤

大承气汤

共同点

均治阳明病实证

组成

大黄、芒硝、甘草

大黄、枳实、厚朴

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鉴别要点

重在泻热(燥热邪气偏盛)

重在通腑(腑气不通)

泻热与通腑之力俱重(燥热内结、腑气不通)

少阳变证

大柴胡汤证——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

治法:和解少阳、泻热通腑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烦惊谵语、小便不利

治法:和解枢机、驱邪畅气

细目四:太阴病证

太阴病本病

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大便泄泻,口不渴,时腹自痛,四肢欠温,脉沉缓或弱

治法——温中健脾,散寒燥湿

方药——四逆汤或理中汤

甘草、干姜、附子(四逆汤)。

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理中汤)。

太阴病兼变证

太阴病兼表证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痛,便溏、脉浮

治法——轻散表寒

方药——桂枝汤( 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

太阴腹痛证

临床表现——腹满时痛或大实痛,拒按

治法——轻者通阳益脾,活血和络

重者通阳益脾,活血和络,泻实导滞

方药——轻者桂枝加芍药汤(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

重者桂枝加大黄汤(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大黄)

细目五:少阴病证

少阴病寒化证

四逆汤证

临床表现——无热恶寒,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或身热反不恶寒,甚至面赤,脉微细。

治法——急救回阳,温经散寒。

方药——四逆汤(甘草、干姜、附子)

真武汤证

临床表现——腹痛,下利清谷,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或肢体水肿,心悸

治法——温阳利水

方药——真武汤(茯苓、芍药、生姜、白术、附子)

附子汤证

临床表现——身体、骨节疼痛,手足寒,背恶寒,脉沉

治法——温经散寒,除湿止痛

方药——附子汤(附子、茯苓、人参、白术、芍药)

少阴病热化证

临床表现——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黄连阿胶汤(黄连、黄芩、芍药、阿胶、鸡子黄)

黄连阿胶汤与栀子豉汤鉴别要点

共同点:均以心烦不得眠为主证

不同点:前者属虚,后者属实

细目六:厥阴病证

厥阴病寒热错杂证

临床表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脉微,四肢厥冷,呕吐或吐蛔,病者静而复时烦,得食而呕

治法——清上温下,安蛔止痛

方药——乌梅丸(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蜀椒、桂枝、人参、黄柏)

厥阴病寒证

临床表现——手足厥寒,脉细欲绝

治法——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方药——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芍药、细辛、通草、大枣、炙甘草)

细目七:六经病证的传变

传经:病邪自外侵入,逐渐向里发展,由某一经病证转变为另一经病证

循经传: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

越经传:隔一经或两经以上相传者

表里传:相互表里的两经相传者

直中:伤寒病初起不从阳经传入,而病邪直入于三阴者

合病:伤寒病不经过传变,两经或三经同时出现的病证

并病:伤寒病凡一经病证未罢,又见他经病证者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