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的概念
为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正常体温
正常人腋测体温36℃~37℃,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脉搏增加10~20次/分;口测为36.3℃~37.2℃;肛测为36.5℃~37.7℃。
发热分四度,分别为:低热为37.3℃~38℃;中热为38.1℃~39℃;高热为39.1℃~41℃;超高热为41℃。
发热的原因:
(1)感染性发热:由病毒,细菌等各种病原体的感染,其代谢产物或毒素作为发热激活物激活单核细胞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释放内生致热源而导致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如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临床常见热型
1.稽留热
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等的发热极期。
2.弛张热
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体温差达2℃以上,最低时一般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发复交替。区别波状热的逐渐上升,逐渐下降。
4.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5.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至39DC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6.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