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湖南医疗招聘-医学基础高频考点 ——发热时相的分期
在护理中,一般将体温升高不超过38℃划定为低热;38~39℃划定为中等热;39~40℃划定为高热;超过41℃为过高热。而在整个发热过程中,又可将其分为三种时相,即三个时期,接下来我们就具体来看一下有关发热的不同时相。
(一)体温上升期
发热的第一时相是中心体温开始迅速或逐渐上升,快者几小时或一昼夜就达高峰,慢者需几天达高峰,称为体温上升期。
临床表现为畏寒、皮肤苍白,严重者出现寒战和鸡皮。
此期因体温调节定点上移,中心温度低于调定点水平,因此热代谢特点是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上升。
(二)高峰期或稽留期
当体温调节到与新的调定点水平相适应的高度,就波动于较高的水平上,称为高峰期或高热稽留期。
临床表现为患者自觉酷热,皮肤发红、干燥。
本期热代谢特点是中心体温与上升的吊顶点水平相适应,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
(三)体温下降期
体温下降期因发热激活物在体内被控制或消失,EP及发热介质也被清除(EP主要自肾清除),加上 内生解热物的作用,上升的体温调节定点回降到正常水平。
临床表现为大量出汗,皮肤较潮湿,严重者可造成脱水,甚至循环衰竭。
本期的热代谢特点为散热多与产热,故体温下降,直至与回降的调定点相适应。
注:调定点理论认为体温调节类似于恒温器的调节,在体温调节中枢内有一个调定点,体温调节机构围绕着这个调定点来调控体温。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