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19湖南医疗-检验学重点考点——酶活性测定方法

来源: 2019-06-26 21:17

 酶活性测定方法

1.按反应时间分类法:

20世纪50年代以前大都使用固定时间法。这种方法是以酶催化反应的平均速度来计算酶的活性,现多已不用。50年代中期开始采用连续监测法。这种方法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完成,可以测酶反应的初速度,其结果远比固定时间法准确,在高浓度标本尤为明显,但本法也受到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试剂等的影响,应加以注意。

(1)定时法:(两点法)

测定酶反应开始后某一时间段内(t1到t2)产物或底物浓度的总变化量来求取酶反应初速度的方法。其中t1往往取反应开始的时间。

酶与底物在一定温度下作用一段固定的时间,加入强酸、强碱、蛋白沉淀剂等,使反应完全停止(也叫中止反应法)。加入试剂进入化学反应呈色测出底物和产物的变化。

该法最基本的一点是停止反应后才测定底物或物的变化。

优点:简单易行,对试剂要求不高。

缺点:难保证测定结果的真实性。

难以确定反应时间段酶促反应是否处于线性期。随着保温时间的延续,酶变性失活加速。

(2)连续监测法:又称为动力学法或速率法、连续反应法。

在酶反应过程中,用仪器监测某一反应产物或底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所发生的改变,计算求出酶反应初速度。

连续监测法根据连续测得的数据,可选择线性期的底物或产物变化速率用于计算酶活力。

因此连续监测法测定酶活性比定时法更准确。

实际工作中,采用工具酶的酶耦联法已经成为应用最广、最频繁测酶活性浓度的方法。

(3)平衡法:测定酶反应开始至反应达到平衡时产物或底物浓度总变化量来求出酶活力的方法,又叫终点法。

2.按检测方法分类法:

①分光光度法;②旋光法;③荧光法;④电化学方法;⑤化学反应法;⑥核素测定法;⑦量热法。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