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南医疗卫生考试备考-难点解析——发热和热型
一、发热
(一)正常体温和发热
正常人腋下体温一般为36℃~37℃。口腔温度一般为36.3℃~37.2℃。肛温一般为36.5℃~37.7℃(以诊断书上为准)。
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二)发热机制
1.致热源性发热:致热源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1)外源性致热源:外源性致热原的种类甚多,包括:①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②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③抗原抗体复合物等。
(2)内源性致热源:又称白细胞致热源,如白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等。一方面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使调定点(温阈)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必须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发出冲动,并通过垂体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或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阵缩(临床表现为寒战),使产热增多;另一方面可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停止排汗,散热减少。这一综合调节作用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引起发热。
2.非致热源性发热。
(三)发热的原因
引起发热的疾病很多,根据致病原因不同可分为两类。
1.感染性发热:是发热最常见的原因。
2.非感染性发热:由非病原体物质导致的发热。见于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与代谢障碍疾病、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二、热型(重点)
热型 | 定义 | 典型例子 |
稽留热 | 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 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
弛张热 | 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 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 |
回归热 | 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 回归热、霍奇金淋巴瘤 |
间歇热 |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 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
波状热 | 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 布氏杆菌病 |
不规则热 | 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 结核病、风湿热 |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