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专业:牙龈瘤的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
牙龈瘤根据其病理变化一般分为三型:
1.肉芽肿型:似炎性肉芽组织,有许多新生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伴有许多炎性细胞浸润,主要是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纤维成分少,牙龈黏膜上皮往往呈现假上皮瘤样增生。肉芽肿型龈瘤的牙龈表面呈红色或暗红色,质地较软、易出血;
2.纤维型:肉芽组织纤维化,细胞及血管成份减少,而纤维组织增多。粗大的胶原纤维束间有少量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纤维束内可有钙化或骨化,有不规则的骨小梁但无牙源性上皮结构,称为外周性骨化性纤维瘤。这种纤维瘤被认为是牙周膜来源的一种反应性瘤样增生,并非真性肿瘤。纤维型龈瘤的牙龈表面光滑,颜色与正常牙龈颜色无大差别,不易出血;
3.血管型:血管特别多,似血管瘤,血管间纤维组织可有水肿及黏液性变,并有炎性细胞浸润。牙龈极易出血。
牙龈瘤的临床表现:
牙龈瘤以女性患者多见,中青年发病较多。多发生于唇颊侧龈乳头,以双尖牙区最常见,舌、腭处少见,一般为单个牙发生。肿块较局限,大小不一,通常呈圆形、椭圆形,有时为分页状,有的有蒂如息肉状,有的无蒂基底宽广。血管型和肉芽肿型者质地柔软、色红;纤维型者质地较韧且硬,颜色粉红。肿块一般生长缓慢,但在女性妊娠期可迅速增大。肿块长大可以遮盖部分牙面及牙槽突,表面可见牙压痕,易被咬伤而发生溃疡、出血或伴发感染。一般无痛,肿物表面发生溃疡时可感觉疼痛。长期存在的较大肿块可以压迫并破坏牙槽骨壁X线示局部牙周膜增宽,致使牙松动、移位。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