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成人高考《政治》备考经典选择题(一)
一、选择题
1.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
A.经验材料 B.理论结论 C.一般方法论 D.具体方法
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原则是()
A.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B.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C.分析和综合的统一 D.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3.把思维归结为只是人脑的生理过程,这种观点是()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4.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类的意识可以()
A.认识和改造世界 B.创造客观规律 C.改造客观规律 D.消灭损害人类的规律
5.对发展的实质的确切理解是()
A.事物的不断运动 B.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互相联系和转化
C.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矛盾是指()
A.对立面的互相联结,互相转化 B.对立面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
C.思维的前后不一致 D.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7.认识的本质在于()
A.主体创造 B.能动反映 C.社会实践 D.客观存在
8.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问题 B.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C.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9.决定社会形态性质的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国体 D.意识形态
10.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政治法律思想 B.哲学观念 C.国家政权 D.科学技术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的社会功能的是()
A.信息功能 B.教化功能 C.强制功能 D.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12.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封建社会 D.半封建社会
13.1894年11月,孙中山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科学补习所
1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是()
A.《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15.1920年8月,中国最早建立的共产主义小组是()
A.北京小组 B.武汉小组 C.长沙小组 D.上海小组
16.毛主席阐述关于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理论的著作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C.《论持久战》 D.《新民主主义论》
17.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并解决土地问题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18.建国初期,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剥夺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依靠苏联的援助
19.对新中国国家政权建设有重要意义的《共同纲领》确定于()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党的七届三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20.提出中国***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城市,开始由城市领导农村新时期的是()
A.1947年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
21.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的方针是()
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22.毛主席思想的精髓是()
A.群众路线 B.统一战线 C.实事求是 D.武装斗争
23.“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是()
A.发展道路问题 B.根本任务问题 C.发展战略问题 D.发展阶段问题
24.我国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实际依据是我国正处于()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5.市场机制中的核心机制是()
A.供求机制 B.激励机制 C.价格机制 D.竞争机制
2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B.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C.宏观调控由直接向间接转化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是()
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经济建设 D.对外开放
28.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基本特征是()
A.按劳分配 B.共同富裕 C.生产资料公有制 D.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以按资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
C.以个体劳动收入分配为主,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
D.以劳动力价值收入分配为主,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
30.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是()
A.为人民服务 B.诚实守信 C.集体主义 D.爱国主义
31.“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 B.港澳台高度自治
C.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D.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32.社会主义各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
A.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 B.生产关系为标准
C.公有制程度为标准 D.阶级斗争为标准
33.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是()
A.社会主义民主的保证和体现 B.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C.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 D.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
34.可持续发展强调()
A.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B.经济的发展
C.人口的发展 D.高科技的发展
35.“三讲”中的核心是()
A.讲学习 B讲政治 C.讲正气 D.三个代表
参考答案
1.C2.B 3.D 4.A 5.D6.D 7.B8.D9.B 10.C11.C 12.C13.A
14.B15.D16.A 17.A 18.D 19.A20.B21.B22.C23.B24.B25.C
26.D27.C28.C29.A30.C 31.D 32.A 33.C34.A35.B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