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马哲考点及练习题(1)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被称为社会基本矛盾。主要根据是:
其一,这两对矛盾横贯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三大领域的各个方面,其内部韵矛盾关系构成了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
其二,这两对矛盾纵贯人类历史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等五种社会形态的发展始终,其内部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其三,这两对矛盾之间的辩证关系及相互作用标示着一种社会制度是进步还是落后的具体性质和状态,规定着一种社会形态是发展壮大还是走向没落的基本过程和趋势,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中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等两大基本规律。
在社会发展动力系统中,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他社会矛盾都是这两对矛盾某个方面及某种形式的展开,是在这两对矛盾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解决并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进一步说,由于物质资料生产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前提与基础,而包括社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内的上层建筑是在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产生并服务于物质资料生产的,所以在上述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1)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
人类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称为劳动,亦称生产,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是人类生存以及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与前提,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对于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弄清楚人类具体以怎样的方式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对于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动力、发展过程、发展阶段、发展水平等也是至关重要的。所谓生产方式即人类从事物质生活资料生产、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具体方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生产中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称为生产力,二是生产中怎样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称为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形式,一定的生产方式是一定的生产力与一定的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生产方式是具体的,在自身内部矛盾的推动下,生产方式不断发生着进步与变化,在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原始公社的生产方式、奴隶制生产方式、封建制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等五种基本的生产方式。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运动
一定的生产方式是一定的生产力与一定的生产关系构成的矛盾统一体。在生产方式的矛盾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主要表现在: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即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第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即当生产力发展到原有生产关系容纳不了的时候,便要求改变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旧生产关系,建立与生产力相适应的新生产关系,从而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会促进生产力发展。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会阻碍生产力发展。
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及其矛盾运动。主要表现在:生产力作为生产方式的内容是相对活跃的,生产关系作为生产方式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因而二者间始终存在着矛盾。具体过程是:当一种新的生产关系适应当时生产力要求建立起来的时候,与生产力发展状况基本上是适合的,因而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就会越来越落后于生产力,从而妨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这时必须对生产关系在不改变其性质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的调整或改革,以尽可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当一种生产关系已经落后到基本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在不改变生产关系性质的前提下调整与改革已经不可能满足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就必须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通过根本改变生产关系的性质,实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状况新的基本适合,形成新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始终存在着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并表现为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着生产方式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而生产方式的发展又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些辩证关系的综合就构成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它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第二,它是我们党确定革命和建设的任务,制定路线、方针、策略的客观依据。
掌握这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第二,它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事业,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依据。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1)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社会形态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那一种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体现着社会中人与人的经济关系。经济基础的内容是生产关系,但并不是社会经济结构或经济制度中的各种生产关系都能进入经济基础,只有占统治地位、决定社会经济结构或经济制度性质的那一种生产关系才是支撑起社会上层建筑,决定上层建筑性质并得到上层建筑服务的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是对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法律制度与设施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总称,体现着社会中人与人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与设施,体现的是人们的政治关系,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另一部分是反映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的思想观念体系,体现的是人们的思想关系,称为思想上层建筑或社会意识形态。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又同为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
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与一定的上层建筑构成的矛盾统一体。社会形态是指一定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的具体形态。经济基础揭示了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关系,上层建筑揭示了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所以一定的经济基础与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体就具体地、全面地揭示了一定的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在自身内部矛盾的推动下,社会形态不断发生着进步与变化,在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等五种基本的社会形态。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运动
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与一定的上层建筑构成的矛盾统一体。在社会形态的矛盾统一体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主要表现在: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即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为了服务于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即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先进的经济基础支撑的是先进的上层建筑,落后的经济基础支撑的是落后的上层建筑。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即当一种经济基础进行内部的改革与调整时,必然也要求上层建筑进行相应的改革与调整,当一种旧的经济基础被新的经济基础代替之时,旧的上层建筑也或迟或早被新的上层建筑所代替。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第一,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方式是,根据经济基础的需要而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和领域进行控制和调节。第二,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内容是,一方面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消灭和排斥异己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包括旧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残余和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萌芽。第三,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性质取决于其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即如果上层建筑服务的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先进经济基础,则该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社会性质是进步的,如果上层建筑服务的是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经济基础,则该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社会性质是反动的。
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及其矛盾运动。一种社会形态建立初期,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是基本适合的。这时二者之间虽然也有矛盾,但可以在该社会形态内部通过改革和调整加以解决。当一种社会形态发展到没落时期,经济基础已基本不能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上层建筑的状况与经济基础领域中的变革要求也已经基本不适合了,这种矛盾就必须通过先进阶级的社会革命,消灭旧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建立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一旦建立起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就实现了在新的基础上的新的基本适合,从而又开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新的矛盾运动。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这种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永无止境的矛盾运动过程中,社会形态不断更新。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些辩证关系的综合构成了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具有重要意义。①它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全面地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避免犯上层建筑决定论和机械唯物论的错误。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绝对化,甚至夸大为决定作用,是背离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上层建筑决定论;将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绝对化,完全忽视和抹杀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背离辩证法原则的机械唯物论。②它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根本上是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但也必然存在着某些不适合的环节和方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以及一系列方针政策,都是依据这一规律。
二、阶级斗争、社会革命与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和改革则是社会基本矛盾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样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1.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
列宁对阶级的定义是:“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列宁的阶级定义告诉我们:①阶级是一种历史现象,只存在于特定的历史阶段中,而不是一种永恒的现象。②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指的是人与人在历史上特定的生产关系中不平等,具体表现在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在生产中的地位、产品的分配等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都不平等。③阶级的实质是剥削,即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可以无偿地剥夺不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的劳动。
(2)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指在阶级社会中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问为争取本阶级经济利益而展开的对抗与斗争。
阶级斗争实质上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一种表现是同一种生产方式中代表生产力的被剥削阶级和代表生产关系的剥削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如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力中劳动者的无产阶级和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占有者的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另一种表现是代表先进生产方式的先进阶级和代表落后生产方式的反动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如代表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资产阶级和代表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的地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有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阶级斗争根源于经济领域,但阶级斗争的展开并不限于经济领域,而是广泛展开于社会生活的经济、政治、思想等各个领域,因而其形式也相应地分为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其中政治斗争具有决定意义。
(3)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在社会发展的量变过程中,即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阶级斗争推动社会的进化,即推动社会在不改变当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性质的前提下进行改革与调整,同时为社会形态的质变,即最终以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取代旧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准备条件和积蓄力量。②在社会发展的质变过程中,即在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时,阶级斗争打碎旧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推动着社会形态的更替,使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
2.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1)社会革命
社会革命是指在社会发展的质变阶段,被压迫的革命阶级****反动的统治阶级,以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社会革命本身就是阶级斗争,但并非任何阶级斗争都能成为社会革命。就社会形态的量变阶段和质变阶段等不同阶段的阶级斗争而言,社会革命主要是指社会形态质变阶段的阶级斗争,即先进阶级为实现以新的先进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落后的社会形态而开展的阶级斗争;就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等阶级斗争的不同形式而言,社会革命主要是指政治斗争,即先进阶级为了****反动统治阶级的旧政权,建立本阶级的新政权而开展的阶级斗争。
(2)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巨大推动作用,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这主要体现在:
①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是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从而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先进阶级主动行动起来,通过打碎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社会制度,彻底解放生产力。当先进的生产力及生产方式已经发展到旧的社会制度不再能够容纳,对旧社会制度修修补补的量变与改革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先进的生产力及生产方式的发展要求,不彻底****旧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则先进的生产力及生产方式就不能充分解放出来,而代表旧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反动阶级又不肯轻易退出历史舞台,还在利用其掌握的政治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进行顽强抵抗的时候,就只有通过社会革命这种极端剧烈的形式才能彻底打碎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从而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②社会革命的实质在于革命阶级****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使社会进入更高发展阶段,实现社会发展中真正的质变和飞跃性发展。不做这件事就不能称为社会革命,做不成这件事就是社会革命没有成功。
3.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社会改革
社会改革是指在社会发展的量变阶段,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当前的社会制度,在社会各领域中开展的改造和调整。
改革与革命区别主要是:
①性质不同。改革是社会的量变,革命是社会的质变。
②范围不同。改革可以广泛开展于社会各个领域,革命集中开展于社会政治领域。③主体不同。改革是统治阶级发动的,革命是被统治阶级发动的。④目的不同。改革是为了维护和完善当前的社会制度,革命是为了彻底****当前的社会制度。
改革与革命有一点是相同的:改革与革命都是通过解放生产力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2)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制约因素
改革总体上来说对社会发展是起推动作用的,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动力。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改革作为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是对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响应和解放。所谓改革,就是对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领域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造,从而充分发挥一定社会制度的历史作用和潜力,使之尽可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最终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②改革作为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是社会发展的必要形式。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量变与质变两种形式,社会发展也是如此。一方面,社会改革无论其步伐大小、速度快慢“总是沿着前进方向的社会进步,远胜于社会的停滞与倒退,另一方面,社会改革作为社会的量变也为社会形态变革的社会质变进行着量的积累,准备着必要条件。
改革总是对社会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的,但具体到某一场改革所起作用的实际大小则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①客观条件是社会基本矛盾本身的发展状况。改革说到底还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如果社会基本矛盾本身没有大的不适合,社会制度运行良好,则统治者就没有必要进行大的改革;如果社会基本矛盾已经尖锐到完全不适合,社会制度彻底腐朽,则统治者的改革必然为被统治者的革命所取代。只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状况居于上述二者之间,才是改革展开的舞台。
②主观条件是改革者及其改革措施的特点。改革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总是由统治者发动的。改革者有远见、有能力、有气魄,改革措施力度大、周期长、落实好、广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深入社会矛盾的本质层次,则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就比较大;改革者短视、平庸、狭隘,改革措施力度小、周期短、落实差、局限于社会某一领域、停留于表层矛盾的缓解,则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就比较小。
(3)改革是当代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动力,其深刻程度和巨大作用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场改革所无法比拟的,所以被中国改革事业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称为当代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当代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主要是强调,虽然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作为旧中国被压迫者的中国人民彻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而社会主义改革是作为新中国主人的中国人民自我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二者有本质的区别,但是二者也有更多的相同之处:
①二者的指导思想相同,都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今天的中国改革和当年的中国革命一样,都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要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唯物史观指导下,在深刻把握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的伟大实践,而与中国历史上那些剥削阶级统治者出于阶级生存本能的尝试和探索决然不同。
②二者的领导力量相同,都是中国共产党。今天的中国改革和当年的中国革命一样,都是在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自觉行为,而与中国历史上那些剥削阶级统治者中少数既得利益集团主导的自发行为决然不同。
③二者的群众基础相同,都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今天的中国改革和当年的中国革命一样,都得到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真诚拥护和广泛参与,而与中国历史上那些剥削阶级统治者局限于少数统治阶级内部既得利益的调整决然不同。
④二者的根本目的相同,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今天的中国改革和当年的中国革命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打破对生产力的束缚,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推动社会发展,造福中国人民,而与中国历史上那些剥削阶级统治者出于维护本阶级私利的利己行为决然不同。⑤二者的深刻程度相同,都给中国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今天的中国改革和当年的中国革命一样,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的面貌,还解决了大量深层次的、根本性的问题,为今后中国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而与中国历史上那些剥削阶级统治者的修修补补决然不同。
邓小平在与中国革命的比较中认识中国的改革,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作为中国改革事业主力军的中国人民才愿意在与中国革命的比较中来评价中国的改革,说“毛泽东领导我们翻身,邓小平领导我们致富”。
第 1 页:考点 |
第 3 页:练习题 |
第 4 页:参考答案 |
三、科学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的本质和社会功能
(1)科学技术的本质
科学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基础上通过理论思维形成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本质上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
技术是对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方法、技巧、能力的总称,本质上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手段。
(2)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就,其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成为人们进一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工具,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本身天然地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社会功能。所以马克思曾称其为“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包括科学与技术两个部分。技术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方法、工艺和能力的总称,本质上是作为生产力的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技术作为物质化的力量,本身就是生产力的直接组成部分,可以直接应用于生产过程。科学是人们在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本质上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作为知识形态的力量,科学技术还不能直接实现对自然的改造,必须加入生产过程,物化到生产力的科学技术虽不是生产力的独立的实体性要素,但它渗透到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中,就会引起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发生重大的变化,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成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生产迅速发展。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主要是通过如下途径:①通过教育和学习,科学技术可以转化为劳动者的经验和技能,使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提高。②通过技术发明和创造,科学技术可以物化为劳动资料,使劳动效率得到提高。③通过开发和创造,科学技术可以拓展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并创造出新的劳动对象,使劳动对象的数量、质量和利用率得到提高。④科学技术应用于管理过程,可以优化生产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生产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水平得到提高。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之间的这种关系可以表示为: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水平上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古代社会,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还未产生,当然也就谈不上它是不是生产力。但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不仅是一般的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①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在古代,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人们的体力劳动;在近代,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主要因素仍然是靠资金、资源和劳动力的投入;而当代,科学技术因素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比重中,在有些地区和部门甚至高达60%~90%。从而,科学技术因素成为与古代和近代生产力相区别的基本特征之一。②科学技术已全面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之中,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杠杆。无论是劳动者技能的提高,劳动工具的变革和创新、劳动对象的开拓,还是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配置,生产活动最优化的组织管理,都是通过科学技术的作用来实现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已经一体化,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③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发展的首要的最具革命性的推动力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原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①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原理,要求我们切实认识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必须把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到战略性地位,认识“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③现代科学技术对发展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要求我国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应用于生产实践。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求我国必须发展高科技和知识经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早日实现。
四、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
理解人民群众这一范畴要注意:①从量的规定性来看,人民群众任何时候都是社会成员的绝大多数,反动派永远是社会成员中的极少数:从质的规定性来看,人民群众总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先进社会力量,反动派永远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力量。②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其中既有劳动阶级,也有非劳动阶级,既有被剥削阶级,也有剥削阶级,但劳动群众在任何时候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主人和创造者,在历史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任何时候,作为生产力主体的劳动者都是人民群众的主要成分。他们不仅创造了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资料,而且积累生产经验、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开发劳动对象,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也推动了生产方式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一方面,人民群众通过民间文化、民间艺术等可以直接参与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另一方面,人民群众通过为创造精神财富的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们提供物质条件和经验材料等可以间接地参与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
③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同一社会形态内的社会量变时期,人民群众通过创造社会财富和参与社会改革,推动着社会进步;在不同社会形态更迭的社会质变时期,人民群众则是打碎旧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实现社会革命变革的主力军。
当然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也要受到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包括社会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我们不能超越这些社会历史条件去拔高或贬低人民群众及其历史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又称群众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与历史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是根本对立的。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原理的意义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的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最重要的基本原理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①从历史来看,它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关于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向人民群众负责、向人民群众学习等一系列的群众观点,以及一切为了群众和一切依靠群众的政治路线与组织路线,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它是指引我们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是永远不可丢掉的宝贵财富。
②从现实来看,它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理论、方针、政策的科学依据。
2.历史人物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
(1)历史上的个人
历史上的个人指具体参与历史活动的人类个体,包括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普通个人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一定作用的每一个人。普通个人及其活动的总和构成了人民群众及其创造历史的活动。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特殊个人。既有对历史进步起过重要推动作用的历史人物,也有对历史进步起过重要阻碍作用的历史人物。
(2)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在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前提下,也承认个人,特别是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坚持二者的辩证统一。
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实际上是所有个人的历史作用彼此影响、干扰、抵消、叠加后形成的历史合力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每一个个人都有自己在历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往往远大于普通个人的作用,他们可以在不改变历史发展大方向、总趋势的前提下,加速或延缓历史的某一进程,甚至决定个别历史事件,从而在历史面貌上留下个人的印记。
历史人物之所以能够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往往因为他们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和倡导者,是历史事件的当事者和领导者,是历史进程的引导者和影响者。但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无论多大,也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大方向、总趋势,不能取代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历史人物无论占据多么有利的机遇和条件,若与历史的潮流和人民群众的意志相违背,也将沦为历史的小丑而一事无成。历史人物越是将自己融入历史的潮流,越是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其历史作用就越大。
(3)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
历史上的每一个阶级都有自己的杰出人物,无产阶级领袖就是无产阶级的杰出人物,是无产阶级政党内“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
无产阶级领袖的重要作用表现在:①他们在创立、捍卫和发展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我们留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这样宝贵的精神财富。②他们在组织和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立下了不朽功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科学变为现实。
历史证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所取得的每一个伟大胜利,都是和无产阶级领袖的杰出贡献分不开的,他们因此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信。我们既要热爱无产阶级领袖,维护他们的权威,又不要神化领袖,搞个人崇拜。
3.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无产阶级政党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出发,在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所谓群众观点,即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
所谓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根本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根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告诉我们,什么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作为执政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五、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1.社会形态及其演化
(1)社会与社会形态
社会与社会形态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社会是一个抽象的一般的概念,标志着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自然存在的区别。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用以划分和描述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重要概念,是社会及其发展的具体存在形式,标志着一定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特征。
社会形态虽然比社会要具体,但它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也具有概括性。从历史上看,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存在过许多不同的共同体,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但不能把历史上和现实中存在的各具特色的国家或民族,都视为一个彼此独立的社会形态。例如,英国、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虽然各有其特点,但并不是各不相同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它们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是相同的,都是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社会形态这一概念就是对这些不同的社会共同体的共同性的概括,概括它们之间具有共同性质的基础性的东西,从而探讨它们共同的发展规律。
(2)社会形态的演化
①社会形态演化的客观必然性。社会形态的更替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同现存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要求生产关系发生改变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随着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发生变更,全部庞大的社会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从而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统一的社会形态,代替了原来性质的社会形态。这种更替是必然的客观的。
②社会形态的演化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其一,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总的量变过程。在一定社会形态自身发展的量变过程中也包含有部分质变,它使社会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如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劳役地租、实物地租、货币地租等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阶级。其二,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转变,是社会形态的质变或飞跃。当社会形态的量变积累到超过社会形态本身的度,就引起社会形态的质变;使社会基本矛盾得到一次总的解决。新的更高级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在新的社会形态中又产生新的量变,如此量变、质变、新的量变不断演化,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和更替。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上已经形成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等五种社会形态。
2.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社会发展道路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1)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性。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表现为:其一,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总过程看,社会形态更替的次序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表现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其二,从每一国家或民族具体的历史进程看,如果没有外部因素的影响、冲击和干涉,一般也都会经历上述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
(2)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表现为:其一,社会形态更替的具体次序是多样的。每一国家或民族,由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形态的更替会出现种种特殊性。如有的国家和民族在发展中会跨越某一个、甚至某几个社会形态,直接进入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其二,社会形态的具体存在和运行模式是多样的。即使是相同的社会形态,不同国家或民族也会有各自的特点。其三,社会形态更替的手段与方式是多样的。有的要经历严重的社会冲突、社会动荡,也有的会相对平缓。
(3)社会发展道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实质。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实质上是社会进步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曲折性)的必然表现。统一性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总的历史趋势和必然要求的普遍性,多样性则体现了不同国家或民族生存与发展条件的特殊性和解决各自矛盾的主动性、选择性和创新性。统一性表现为多样性,多样性体现着统一性。就当代中国实际来说,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体现了社会进步道路的统一性。强调中国特色,从中国实际出发作出选择,体现了社会进步道路的多样性。
一、选择题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 )
A.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B.必然与偶然的关系
C.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D.可能与现实的关系
2.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与指导是(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
B.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D.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3.社会形态是( )
A.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B.政治上层建筑与思想上层建筑的统一
C.政治法律制度与政治法律设施的统—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
4.阶级斗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斗争形式是( )
A.经济斗争
B.政治斗争
C.思想斗争
D.文化斗争
5.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强调了( )
A.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生产力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B.科学技术可以直接实现对自然界的改造
C.科学技术可以取代劳动者的作用
D.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先进的因素
6.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主张( )
A.历史是英雄创造的
B.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C.历史是英雄与群众共同创造的
D.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7.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是( )
A.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8.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
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英雄与群众共同创造历史
D.革命可以解放生产力
9.关于社会形态演化的次序,正确的选项是( )
A.奴隶社会、原始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社会
B.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社会
C.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社会D.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社会
10.关于社会形态的演化,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社会形态的演化具有客观必然性
B.社会形态的演化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C.社会形态的演化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社会形态的演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1.关于社会发展道路,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
B.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的统一性体现了不同国家和民族发展过程的特殊性和个性
C.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的多样性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的普遍性和共性
D.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是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二、辨析题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
三、简答题
1.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2.简述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简述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
论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及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A
4.B
5.A
6.B
7.B
8.D
9.C
10.D
11.A
二、辨析题
1.正确。
(1)生产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主要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关系、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等三个方面的经济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的意义。它首先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关系,进而与地位关系一起决定着产品的分配关系,并最终决定着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2)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不同,可以把历史上的生产关系分为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和私有制的生产关系两种基本类型。
2.错误。经济基础的内容是生产关系,但并不是社会经济结构或经济制度中的各种生产关系都能进入经济基础。只有其中占统治地位、决定社会经济结构或经济制度性质的那一种生产关系才是支撑起上层建筑,决定上层建筑性质并得到上层建筑服务的经济基础。
三、简答题
1.(1)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实际能力,体现着生产中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利益关系,体现着生产中人与人的物质关系。一定的生产力与一定的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
(2)在生产方式的矛盾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二者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则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则阻碍生产力发展。第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及其矛盾运动。其中,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内容方面,是相对活跃的,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形式方面,是相对稳定的,因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始终存在着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着生产方式从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展。
2.(1)阶级斗争是指在阶级社会中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为争取本阶级经济利益而展开的对抗与斗争。
(2)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社会发展的量变阶段,阶级斗争推动社会的进化。即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对当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不改变性质的前提下进行改革与调整,以尽可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同时为社会形态的质变,即最终以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取代旧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准备条件和积蓄力量。第二,在社会发展的质变阶段,阶级斗争推动社会的飞跃。即在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时,阶级斗争打碎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为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诞生突破枷锁,推动着社会形态的更替,使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
(3)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社会基本矛盾对社会发展推动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直接表现为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先进阶级和代表落后生产关系及反动上层建筑的反动统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所以社会基本矛盾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在阶级社会中就会直接地表现为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3.(1)改革是指在社会发展的量变阶段,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当前的社会制度,在社会各领域中开展的改造和调整。
(2)改革总体上来说对社会发展是起推动作用的,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动力。这主要体现在:第一,改革作为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是对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响应和解放。所谓改革,就是对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领域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造,从而充分发挥一定社会制度的历史作用和潜力,使之尽可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最终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第二,改革作为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是社会发展的必要形式。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量变与质变两种形式,社会发展也是如此。一方面,社会改革无论其步伐大小、速度快慢,总是沿着前进方向的社会进步,远胜于社会的停滞与倒退;另一方面,社会改革作为社会的量变也为社会形态变革的社会质变进行着量的积累,准备着必要条件。
四、论述题
(1)科学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基础上通过理论思维形成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本质上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技术是对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方法、技巧、能力的总称,本质上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手段。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第一,科学技术已经全面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之中,成为现代生产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先进的因素,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最重要的发动机和杠杆。第三,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首要的最具革命性的推动力量。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第一,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切实认识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充分认识“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把科学技术提高到优先发展的战略性高度,发展高科技和知识经济。第二,这一原理要求我们,重视科学技术对发展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就要真正重视创造和掌握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科技人员的作用,真正把他们看作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看作生产力的主体,看作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第三,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不仅要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还要高度重视应用科学技术,迅速高效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