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1、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汉·司马迁)
释:治理国家的道理,应从让人民富裕开始。
2、为政,通下情为急。 (明·薛渲)
释:为官从政的,掌握和了解下面的情况是最为急迫的。
3、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 (明·谢榛)
释:从来治理国家的人,都不能忘记最普通的老百姓。
4、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仲)
释:要使政事有所建树,关键在于顺从民心,政事所以废驰,关键在于没有顺着民心。
5、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清·郑燮)
释:卧在府衙听着竹子被风吹的萧萧作响的声音,我象是听到民间的疾苦声。我这小小的州县官吏,对民间一枝一叶都是有感情的。
创新:
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
2、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
3、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
4、 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爱因斯坦)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修身:
1、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明·朱之瑜)
2、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4、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5、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
道德:
1、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宏不能使人安。(明·刘基)
释:道德不广大高尚就不能吸引人、凝聚人;气量不宽宏就不能使人们安全、安定。
2、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荀子)
释:不被名誉所诱惑,不被诽谤所吓倒。
3、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明·薛喧)
释:一有错误的念头要立即遏制住,一有错误的举动要立即改正过来。
4、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重订增广》)
释:责怪别人的心来责怪自己,把爱惜自己的心来爱护别人。切切需要谨慎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欺心。
5、善誉人者,人誉之;善毁人者,人毁之。 (宋·邓牧)
释:善于赞誉别人的人,人们也赞誉他;善于抵毁别人的人,人们也抵毁他。
名言警句既可以使用在开头、分论点的论述、结尾,可以增加文章的厚度,也可以增强文章的文采。希望广大备考的考生能够灵活运用,为申论文章增光添彩,最终取得考试的胜利!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