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17公考申论作答技巧:策论文如何找出分论点

来源: 2017-10-26 20:39

采用主体分析的方法寻找对策分论点。在政府工作中常用的主题会设计到以下三个,政府、社会和个人。社会这一主体中包含着非常多样的主体,如企业、媒体、各社会团体等。既然是要提出对策,对策中包含的基本内容有:施行此对策的主体,对策针对的客体及主要问题,还有具体的手段。一般情况下,我们针对的对象在材料或题干给的主题中都会出现,所以只需要根据不同的主体调整要解决的问题范围。如政府这一主体主要解决的是大政方针、规章制度等宏观问题,而个人能够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调整自身的意识、行为或监督对方的行为等。

  比如说:作文题"给定资料"中提到"他们不仅要安身立命,他们也要有尊严,甚至还要抬头仰望天空。"这句话引发了你什么思考?请结合给定资料,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如果我们确定了要从政府、企业和工人自身这三个主体来提出对策的话,那么可以这样写:

  1、政府应改革相应的户籍制度,解决新生代工人"归依"问题,使工人成为城市的建设者与主人翁;

  2、社会应给予工人尊重与认同,认识到工人在城市发展与经济建设中的积极贡献;

  3、工人自身应树立长远工作目标,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发挥自身价值。

  在这里,政府、企业和工人自身要解决的问题都是新时代工人的问题,客体当然都是工人。所以我们可以将新时代工人面临的问题按这三个主体的能力范围进行分解,政府能够解决的是社会福利待遇问题,社会能够解决的是身份认同问题,而个人能够解决的则是自身能力提高的问题。这样一来,考生提出来的对策既有针对性,又条分缕析。

  当然,考生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主体来提出对策,如只说政府应该怎样做或只说企业应该怎样做,虽然角度小了一些,但如果能够进行深入的论述,也是非常好的文章。

  申论中很少单把个人这一主体拿出来提对策。因为申论答题需要站在政府的角度,如果考生提出的对策不是以政府为主导解决问题,而是让群众自己去解决,很显然不符合政府工作之道。另外,个人要做的事情往往是微观的,在解决问题方面没有太大的力度,不具备很强操作性,所以不建议考生从个人角度提出三个对策分论点。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