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论语》看,孔子对音乐的重视,可以说远远超出了后世那些尊敬他的人的想象,这一方面来自他对于乐的精神艺术的新发现,艺术,只在人们精神的发现中才存在,可以说,就现在见到的材料看,孔子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精神的发现者。
这段文字重点强调( )。
A.孔子在音乐方面的成就与贡献
B.后人评价孔子时所存在的偏颇
C.艺术精神在乐教传承中的作用
D.《论语》作为文献的重要意义
2.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作奖赏。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批判"送去主义"者自诩"丰富"、"大度"的愚昧
B.揭露帝国主义者侵占中国资源的罪行
C.说明中国煤炭资源即使丰富,也会有开采完的一日,所以不能一味"送去"
D.揭示"送去主义"所造成的祸国殃民的严重危害
3.中国哲学凝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发展的结晶。在西方文化中,宗教处于核心的地位,然而在中国文化中,宗教的功能基本上是由哲学承担的。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宇宙的看法,对人生的看法,他们生活的意义,他们的价值观念,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终极根据,都是通过中国哲学加以反映、凝结和提升的。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中国哲学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B.中国哲学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C.西方文化中,哲学的作用不如宗教明显
D.哲学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4.目前很多市场上的汽车,80%的材料使用了可再生物质。在时尚界中,也有了跟报废汽车结合的产物,瑞士两兄弟Markus和Daniel Freitag设计的FREITAG背包,就使用了集装箱卡车车厢涂焦油的防水布、汽车安全带以及报废自行车轮胎的内胎,这种充满创意的资源再利用也是一种为环境保护做贡献的途径。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
A.现在已经全部用可再生物质生产汽车了
B.可再生材料及物质用途广泛
C.瑞士两兄弟Markus和Daniel Freitag设计的产品都是用报废材料制作的
D.时尚界使用的产品都很有创意
5.在古典传统里,和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中国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对于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很发达,特别是一些中国乐器,像钟、磬、瑟等各种完全不同的乐器按照一定的韵律奏出动听的音乐,但如果只有一种乐器就会非常单调。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
A.和谐源于中国古典音乐
B.差异是和谐的必要条件
C.中国人很早产生了和谐观念
D.音乐是对和谐的经典认识和体现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