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及解析:
1.答案:AC
解析:A项,根据我国《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所以,A项正确
B项,根据《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根据《宪法》第55条规定:依照法律服兵役和
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因此只有劳动、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服兵役只是义务而不是权利。所以,B项错误
C项,根据《宪法》第3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3)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
乡、镇。 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所以,C项正确
D项,根据《宪法》第120条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可知不包括民族自治地方的法院和检察院等国家机关。所以,D项错误
因此,本题选择AC选项。
2.答案:C
解析: 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资格。我国民法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同时民法通则第11条第二款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据此,答案为C。
3.答案:B
解析:亚当.斯密被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其"看不见的手"一理论,在《国富论》中提出。《国富论》主张自由贸易,反对重商主义,认为个人私利会在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促进公益。因此正确答案为B。
4.答案:D
解析: 现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故A选项错误;监督权是公民的一项政治权利,不是义务,故B选项错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需要政府依法行政,还需要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观念、提高人民的公平意识,故C选项错误;公平正义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D选项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D。
5.答案:C
解析: 这三个节气都是秋天的节气。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