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去我们一直强调农村的公共事业由农民、农村集体组织自己办,国家的公共服务没有向农村倾斜。因此,城乡之间公共事业发展的差距非常大,突出的问题,一是基础设施缺乏,二是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近几年来,国家在农村实施"六小"工程,2004年投入280多亿元,其中包括一部分道路建设资金,农村基础设施的面貌确实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国家在农村教育和卫生方面的投在不断增加,但是差距还是非常大。
这段文字主要是强调( )。
A.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大
B."六小"工程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
C.国家投入重点应放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上
D.农村公共事业仍需要国家加大投入
2. 一天,香烟对蜡烛说道:"蜡烛哥哥,人们都说您的精神伟大--'烧毁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其实,我跟你差不多--烧毁了自己,提醒了别人。"蜡烛听了,哈哈笑道:"你是用甜言蜜语使一些意志薄弱的人上当,损害他们的健康。你是'烧毁了自己,毒害了别人。'正因为这样,人们不是歌颂你,而是谴责你。"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吸烟有害健康,青年人不应该吸烟
B.蜡烛的精神比香烟的精神可贵
C.应当把宝贵的生命用于有益的事业
D.毒害他人的勾当不能经常做
3.飓风强度增大与海洋温度上升密切相关,最新研究成果应引起人们的警惕,海洋里这些额外的热量是人类制造的,开一次或踩一下油门,都可能导致一次破坏巨大的飓风诞生。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
A.降低能源消耗可减少自然灾害
B.降低海洋温度就不会有飓风
C.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导致飓风的发生
D.飓风强度与人类的活动密不可分
4. 中国要想彻底解决水危机,必须成为一个水利网络化的大国。中国新世纪治水方略研究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应该放在洪水和干旱问题的结合上。把两者结合起来考虑,把水作为一种资源利用,这是资源水利的观念。如果只知道防洪,而没有从资源角度来管理洪水,那么数千年来,中国治理洪水的思路并没有进步多少。
根据上文推断,作者最可能讲述的内容是:
A.中国近千年的"治水"是无效的
B.水利网络化是将洪水和干旱结合起来
C.中国"治水"应寻找新思路
D.应将水利作为施政的重点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