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有些网店明码标价叫卖书籍的"作者""主编"署名权,卖家承诺书籍质量并保证一书一号,如有违反还支付双倍违约金。部分高校教师花重金"挂名"出书,以此为筹码在职称评定中占得先机。
刚刚过去的2017年,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等重要文件,逐步将职称的评审权下放到高校等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中,鼓励自主评定、多元评价、按岗聘用。
[意义]
职称本质上是为了展现一个人真实水平和素养而设定的评价体系,只有健全评审机制、理顺工作方法,才能在大浪淘沙中留得真金,激励各个领域的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事实上,根据专业领域的实际情况,对职称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量身定制",在更加多元立体的维度中实施评价,才能验出被评价人的真实"成色",给予应有荣誉、实现有效激励。
"红火"的挂名生意背后,是人才评价体系的深层问题。一些高校科研学术风气不正,部分职称评定程序不够科学严谨,少数出版社经营管理存在漏洞,甚至靠贩卖书号来赚"快钱",加上网络电商降低了交易成本,为各方的"利益合谋"提供了便捷平台。
[对策措施]
职称不应该成为限制人才的"绊马索",而应该是推动人才发挥才能,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共同实现的"助力器"。激励各行各业的人才发挥才华力争上游,为他们搭建开放的平台才是职称制定的目的和宗旨。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