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18湖南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假如小语没遇见郑老师

来源: 2018-01-28 23:17

杭州某小学四年级女生小语,上课时调皮抽走了前面男生的凳子,郑老师让她写检讨,小语很害怕,也很为难,她以前没写过。郑老师说可以用童话的方式来写,于是小语写出了一篇题为《我是一张转转凳子》的"童话体"检讨书,郑老师觉得她写得非常棒,帮她发上了公众号,走红网络。

初看到报道时,我的反应和网友们一样,都是觉得"好可爱啊",直到发现报道中的一个细节,小语"语文能力比较弱",不禁有些惊讶。毕竟,能把检讨书写成童话的孩子,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应该有一定文字功底,没想到并非如此;而郑老师正是因为考虑到小语不擅长语文,才提议换个角度的。

回想求学时期,我和小伙伴们擅长和不擅长的科目,多数在小学、最迟初中时期就有征兆了:理科好的,从小擅长理科;文科好的,从小擅长文科;偏科的,从小偏科。现在想来,这种"从小看到老"的能力定势,是自然的吗?我们体内会不会蛰伏着某些力量,原本可以畅游某些领域,只是因为没机会发现,自以为不擅长,以至于一辈子与它们失之交臂?语文不好的小语,假如没遇见郑老师,会发现自己也能写出很棒的童话吗?虽然她将来未必成为作家,但至少,这件事说明小语的语文能力也没有多"弱"。

对小语来说,"语文能力比较弱"的标签似乎是个误会;对更多的人来说,是否也曾主动或被动地贴上一些可疑的标签呢?比如有人说看不进去书,听见"名著"俩字就害怕,网络小说倒是追得废寝忘食,问题可能出在他接触的第一部名著身上;还有人因为自己很少从中获得成就感,就不能理解他人对学习、工作的热情。一个标签的诞生往往并不复杂,几次相遇、几个人的说法、几次考试的分数而已,贴上标签之后的影响却可能伴随一生。

标签即是局限,当一个标签通过心理暗示让一个人相信了自己的局限,从而不再试着跳出局限的框架,相信自己不喜欢名著的人不再试着读名著,相信学习和工作没有乐趣的人不再试着从中寻找乐趣,相信自己"语文能力比较弱"的人不再往文学上"浪费时间",最后,是标签贴对了,还是标签掐断了其他可能性呢?最近网上有句很火的话,叫"贫穷限制了想象力",各种标签也是很能限制想象力的,所以别轻易给自己贴标签,对孩子们而言,更要慎重。

美国人肖恩·阿肯建立了"一周工作组织",帮助人们频繁地更换工作来寻找真正应该投身的事业,我们或许不必通过一周换一行来发掘自己的能力和热情,但不妨借鉴他的观点:我们不一定真的了解自己的能力和热情,应该多多尝试,踏出熟悉的"舒适区"去挖掘潜力,认识真正的自己,才有机会体验更多、更真实的快乐。

现实中,我们身上难免都有一些标签,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也许就有一些是小时候别人贴给我们、又被我们渐渐接受的;踏出"舒适区",意味着冲破标签和固有印象的束缚,尝试触碰一些别人说我们不擅长、我们自己也以为自己不擅长的事物,说不定能发现一个新天地,谁知道呢?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