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18湖南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让“我想静静”不再是难题

来源: 2018-01-28 23:37

年终岁尾,为了给广大市民们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针对当前辖区内一些居民们反映较大的社会生活噪音扰民突出问题,近日,沈阳市公安局沈北新区分局开展了整治社会噪声专项行动。(《华商晨报》 12月26日)

根据环保部公布的《2017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显示,中国的城市噪声污染问题仍旧非常突出。2016年环境噪声投诉总数为52.2万件,占环境投诉总量的43.9 %。以前很少被关注的噪声污染,如今不仅成为环境投诉的主体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还成了环境改善的短板。在这些投诉中,社会生活噪声类占36.6 %,噪音污染影响人们生活,整治社会噪声行动迫在眉睫。

对于噪声,笔者深有体会,因为我所在的单位就经年饱受不远处两家商场的噪音影响。为了招揽顾客,加大宣传,商场经常进行全天候高音量的活动播报或歌曲播放,导致我们在办公时不得不提高音量才能交流,干扰了正常的工作。而噪声污染对人的危害,轻者影响工作学习和休息,听觉下降,重者甚至耳聋,导致心跳加速、高血压、冠心病等。面对这么多的危害,真让人坐卧不安。

当然政府相关部门也没有无视这个问题,但在整治噪音污染上面临"虽有心,但无效"的难题。一方面,噪声污染没有污染物和后效作用,当声源停止发声后,污染也就终止了,执法取证难度较大。社会生活类噪声是最难管理的噪声类型之一。有时执法人员赶到投诉点时,制造者已关闭噪声,或者刚走没多久,又接到同一地点的噪声投诉。噪声制造者擅长打游击战,玩躲猫猫,让执法队员疲于奔命。另一方面,我国环保法规里对噪音污染的处罚力度很低,威力不够,所以噪声制造者有恃无恐,就算被处罚后也是不痛不痒,无动于衷。

所以说,要真想静静,还需众拳出击,共同发力。仅仅靠政府部门的一头热,没有公众的参与,很难将治理噪声污染的最后一公里打通。全面治理噪声污染,还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将责任明确到人,细化惩处条例,加大惩处力度,同时,加强噪声污染危害宣传,提升人们的维权意识,全面调动社会大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便利公众投诉渠道,建立专门的噪声污染投诉专线。

人们期待中的美好生活,除了天蓝、地绿、水清、气净,还有安静的环境。在日益喧嚣烦躁的当代,安静是让生活更美好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我们都应自觉积极地投身到治理噪声污染的行动中去,让"我想静静"不再是难题。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