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18湖南省考时政热点:恢复“托儿所”制度是当务之急

来源: 2018-01-31 22:28

近日,"幼托难题"持续引发社会关注,曾经享受着福利性托儿服务长大的一代人,如今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现实:幼托机构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托管孩子成为职场父母的一大难题。(11月20日《解放日报》)

所谓"托儿所",就是保育婴孩的地方,主要任务是帮助家长,尤其是帮助职业女性看护孩子。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出生的人,恐怕都有过上"托儿所"的经历。那时候,孩子的出生率比较高,女工、农妇及职业妇女要顾到工作便顾不到小孩,顾到小孩便顾不到工作。唯一的办法是多设工厂托儿所、农村托儿所和一般的托儿所。当时几乎每个单位、每个生产队都有"托儿所"。有小孩子的工人上班时或者农民上工时,只要把孩子送到"托儿所",然后由专人看管和照顾,下班或放工时把小孩接回家就行了。据《人民日报》报道,到1980年,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共有各类托儿所、幼儿园98.8万多个,入托儿童3400多万人。

然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我国开始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孩子的出生率明显下降,再加上农村打破了"大锅饭"开始实行包产到户,同时由于工业企业越来越多,企业越来越讲究生产效益,追求利润,这种"托儿所"模式逐渐被打破。特别是随着幼儿园的不断增加,"托儿所"渐渐地减少。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国企改制等政策的推行,企业附属托儿所纷纷关闭,旧有的农村、街道托儿所也大都不复存在。

现在,随着国家"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新出生婴儿谁来带已成了问题。孩子从出生到上幼儿园有三年的空白期,这三年空白期如何填补确实是个大问题。孩子父母不可能不去上班在家带三年孩子吧,请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带,这些老人也有可能还在工作,而且存在着带孩子理念等不同的问题。如何提高年轻人生育"二孩"的积极性,如何把一些老年人解放出来,如何让刚生育了孩子的父母不要有过多的负担,能够安心工作,尽快把已经消失多年的"托儿所"恢复起来,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

一些机关、企业办"托儿所"表面上看可能会增加单位的负担,毕竟办"托儿所"要提供场地和必要的设备,还要有专人负责照料。但这种投入不是太高,就算增加了单位管理成本,但员工安心工作了,就可以为单位创造更多的效益,同样也使员工感受到单位的人性化,凝聚起员工爱单位爱岗位的热情,这是无法用金钱买回来的。

所以,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出台政策,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办"托儿所"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规定凡单位有多少育龄妇女就必须办"托儿所",同时在社区等地也应兴办"托儿所"。并对"托儿所"使用场地、设备等要有明确的标准,定期举办"托儿所"保育员培训,建立一套"托儿所"规范管理制度。只有尽快让"托儿所"恢复起来,才能助推"全面二孩政策"真正得到实施。

文/胡建兵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