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较为完整的议论文包含了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从这三部分的结构布局而言,开头和结尾应当是略写的,而主体部分在全篇文章中占比最高,是需要我们去详写的。一篇一千字左右的文章,主体部分大约要写六七百字,可见文章主体部分的重要性。与被称之为"凤头"的开头和被称之为"豹尾"的文章结尾相比,主体的分论点部分是广大考生在写文章过程中比较头疼的一部分,今天湖南就为大家介绍一种分论点的写法。
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的是理证法。所谓"理证法",就是在写文章的过程中运用讲道理的方法,可以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观点。具体包含影响分析法、原因分析法、政策分析法、名言分析法以及原理效应分析法。下面主要介绍影响分析法、政策分析法以及原理效应分析法。
在写分论点时可以通过分析影响展开来论证分论点,这种方法在我们写文章的过程中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广大考生在应用这种方法时,可以围绕分论点通过正面或者负面来分析影响,比如互联网对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利与弊,亦或者是以主体作为切入点来分析影响,从政府、企业、个人等主体展开,比如大学生就业难带来的影响。也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影响。例如:
分析影响:于个人而言,搞好城市文化建设,有利于培养市民良好的社会公德,更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文化教育提升个人的科学素质,保障其顺利就业,也为城市经济建设提供了人才优势。于城市而言,重视文化建设,有利于保护当地文化资源,能够通过产业开发转变为经济资源,促进当地经济转型,提升当地经济竞争力。
二、政策分析法
段旨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大势所趋
用政策分析现象:从国内现实角度而言,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问题比较突出,并由此使地区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在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逐步拉大,并已成为社会公平、公正的焦点问题之一,更不符合"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要求。
三、原理效应分析法
段旨句:农村教育衰败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绊脚石"
用原理效应分析现象:该理论也同样适用于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现状。实施撤点并校后,农村教育衰败现象越来越明显,城乡人才资源差距正在拉大,农村人才的素质令人担忧。"短板"如此扎眼,何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一说?
文章主体部分直接决定了整篇文章的充实度,直接决定了整篇文章的大框架,因此考生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理证法不仅能够帮助考生在文章写作中有话可说,而且能让文章写得有条理、有逻辑、有文采,为整篇文章增色。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多加练习,成熟运用!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