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连市民刘女士接到了一个外地朋友发来的求助微信:能不能借你家猫用一下?刘女士一下子被问懵了,隔着好几千公里的,借猫干啥?!那位朋友告诉刘女士,外孙学校留了份假期阅读作业表,讲故事给小动物听,而且最好是讲英文故事。需要宠物来配合,他们被这项工作难倒了……(2月11日 大众网)
当然,可能是作业有特殊要求,也可能是家长有各种考虑,这些细节不必细究。但有另外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值得反思,这样的作业究竟有没有意义?
教育本就没有任何固定套路,换个角度和"姿势"学习并无不可。但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此。创意无极限,创新应有度。任何的教育创新都必须有所针对性,不能违背了公众对于生活基本常识的共同认知。如果选择的"姿势"有误,剩下的恐怕只是多此一举。
或许布置作业的老师有这样一种考虑,就是教育者常讲的"读出声的阅读效果才最好"。但是,要让学生读出声来并非难事,即便没有这些额外"姿势",只要家长视频为证,同样可以达到效果。那加上这些"姿势"的意义又在哪里?
在笔者看来,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取知识、锻炼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为步入社会夯实根基。如果教育偏离了这条基本的方向,只是为了让学生脑袋里"填满"知识,或许并非素质教育该有的"姿势"。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