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
1.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立足百姓需求,实现供需的有效对接。要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充分考虑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的选址是否便利城乡群众、服务设施是否能满足城乡群众需要、服务程序是否符合城乡群众文化习惯、服务内容是否贴近城乡群众生活等。
2.有针对地提供差异化公共文化服务。根据地方和基层特色,尤其是居民生产生活需要,不断拓展和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项目和内容,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的文化需求。针对城乡居民的需求差异,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应有针对性地提供更多差异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3.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入户模式。根据年轻人上网和手机阅读的习惯,加快数字化阅读平台建设。加快研发、推广数字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等新型载体,开发移动阅读平台,方便用户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享受便捷式、个性化的公共阅读。
4.探索建立公共文化需求表达、评价和反馈机制。健全人民群众文化参与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惠民项目与城乡居民文化需求有效对接。设立能满足特殊群体文化需求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使农民工、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享受到同等水平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