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指导:从选项设置维度速解逻辑填空
逻辑填空一直是考生们的“心腹大患”,做的时候感觉全对,对完答案“万里江山一片红”,每次总能成功的避开所有正确选项,做的不如蒙的快,错的就跟蒙的差不多......在逻辑填空这个模块,大家费时费力却总是收效甚微。那么如何合理的猜测逻辑填空的正确答案呢,中公教育马上为大家倾情奉献出选项设置维度分析,从命题人的角度教你如何“快狠准”解决逻辑填空。通常我们说的选项设置维度有四种类型:“1+1+1+1”型、“2+2”型、“2+1+1”型、“3+1”型,教你突破玄学,“科学”猜测逻辑填空。
一:“1+1+1+1”型,顾名思义,四个选项意思完全不同,这个时候出题人主要考察的就是大家文段理解的能力,只要你能够读懂这段文字,那么正确选项就呼之欲出了。
例题1:
宋代真是大发宏愿的时代,绘画写实技巧_______,无论花鸟还是山水,与自然物象_______。恰恰宋代又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双峰对峙,正是“图像证史”一展身手的大舞台。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炉火纯青 不分轩轾
B、目无全牛 不分畛域
C、登堂入室 不谋而同
D、登峰造极 不爽毫厘
这道题一共有两个空,第一个空四个词语意思一致,都强调的是技艺的高超,不好辨析;第二个空四个词语的意思分别为“不分轩轾”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不分畛域”形容不分界限、范围,也比喻不分彼此;“不谋而合”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不爽毫厘”形容一点不差,四个词语意思完全不同,符合“1+1+1+1”的选项设置特征。分析句意,文段意思是写实技艺高超,说明画家笔下的事物跟真实的自然物象应该是长得差不多、十分相似的,只有“不爽毫厘”符合。第一空,“登峰造极”填入也能准确形容绘画写实技巧的高超。且与后文“双峰对峙”对应恰当。故本题选 D。
二:“2+2”型,四个词语分成两组,每组两个,组内词语完全相同或者处于同一维度、意思相近,此时正确选项一定出在这两组中的任一一组,这样分类的目的是准确把握出题人的意图,从一些容易突破的空入手,迅速排除两个选项,再在剩下的两个选项中进行终极对决。
例题2:
负面新闻并不是永远都制造________,从商业角度看,负面宣传在某种情况下可以 ________销售,尤其在公司和产品不知名的情况下。曾有研究者发现,如果某些书籍的作者让读者感觉________,书被评为劣作却能起到相反的效果――它们的销量增加了45%。
A.防害 促进 亲切
B.损失 带动 熟悉
C.悲剧 刺激 陌生
D.难题 提高 冷淡
第三个空,AB两个选项“亲切”、“熟悉”都侧重书籍知名度高,而CD两个选项“陌生”、“冷淡”侧重不了解或者不认可,可分为两组,AB一组,CD另外一组、从前文可知“在公司和产品不知名的情况下”,很可能卖得好,所以对应的应该是大家对这些产品不熟悉,排除AB两项。第二空,“提高”应与销量搭配,答案选C。
三:“2+1+1”型,这种类型有两个词语处于同一维度,而另外两个词语分别处于不同维度,正常情况下,正确选项会设置在“2”里,这是因为出题人事先知晓了空缺处填入的词语,在编错误选项的时候,也会倾向于创造一个与正确选项类似的选项。
例题3:
许多人文社科类著作因对人的处境有真切的关心,对人的命运有深刻的认识,对人的内心经验有________的体谅,并精骛八极、________,因此都应成为我们阅读的重点。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感同身受 鞭辟入里
B.设身处地 深入浅出
C.情真意切 入木三分
D.细致入微 入情入理
第二个空,“精骛八极”意为诗人进行艺术构思、艺术创作时,思想可以纵横驰骋不受时空的限制,强调思考的广度,与广度相对应应该体现思维的深度,观察选项,AC意思相近,意为分析深入,所以AC应该处于“2”的位置,排除BD。第一空,空缺处修饰体谅,一般我们说能体谅别人的前提是站在对方立场上去理解对方,填入“感同身受”合适,而且“情真意切”与前文“真切”重复,正确答案为A。
四:“3+1”型,这种类型出现次数相对较少,一般有三个词语处于同一维度,剩下的词语与这三个词意思均不相同,正常情况下答案应该出在“3”中,因为如果答案出在剩下的“1”中,那其余三个选项并没有形成很好的干扰。
例题4:
现实生活中,真正能够平心静气、______者,似乎为数不多。相反,惯于给灵魂做加法,喜欢抛头露面、彰显自我的,人倒是不少。君不见,有的人只要有机会,不是东拉西扯、侃侃而谈,便是谈天说地、______。不少人喜欢把逛街购物、唱歌喝酒、头疼脑热、感冒鼻塞之类的闲事琐事无聊事,统统发到朋友圈里去。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委曲求全 口若悬河
B.心如止水 指桑骂槐
C.波澜不惊 口诛笔伐
D.心无旁骛 津津乐道
第一个空,应该体现平心静气之意,BCD都侧重内心平静,没有起伏,A与之意思出入较大,排除;第二个空,“指桑骂槐”、“口诛笔伐”都适用于冲突语境,文段并未体现冲突语境,答案为D。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