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如何从申论给定资料中准确提炼事实观点

来源: 2019-06-19 10:21

   作为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在对考生进行考查时,最基本的要求是考生必须具有对给定资料事实观点的理解力。对于综合管理类考生来说,不仅要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还要能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而行政执法类考生相对来说要求简单些,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两类考生虽然要求的层次不同,但都涉及到如何从给定资料中能提炼出观点的能力。

以2010年国家公务员行政执法类考题为例:(二)针对W市在进一步建设“宜居城市”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参考给定资料,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建议。(20分)要求:1.准确全面,切实可行;2. 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300字。

关于W市建设“宜居城市”给定资料有四个自然段:第一段交代了什么是“宜居城市”;第二段介绍了W市建设过程中,存在只“转移”、“搬迁”、“从景观治理”角度进行建设“宜居”的问题;第三段提出W市在建设中,把定位为旅游区的银滩“开发房地产”、“奠基石油工业园”等问题。第四段是以下引用的:

W市今后怎样发展,怎样建设“宜居城市”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很多市民认为,这里的城市建设年年上项目,名气越来越大,收入肯定越来越多,前景应该看好。一位出租车司机说,十年前W市还破破烂烂的,现在真像个大城市了,来这儿旅游的人很多了,钱也好赚了。记者问他:“你们就不担心人多了,这里就不再清静了吗?”这位司机说:“挣不到钱,怎么生活,光清静有啥用?”

之所以单单引出第四段是因为:许多考生看到这一段时发现不了问题,不能准确提炼出事实的观点态度。很多学生说:“市民、出租车司机都非常认可W市建设的方法,收入增加啦,前景看好啦,钱也好赚啦,生活越来越好,这是值得肯定的做法,怎么就会有问题呢?”

其实这一段是有问题的,问题在于:作为公务员考试是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能正确找准国家政策的方向,能对表面问题作出精当的评论,能站在一定高度发现问题所在。从给定资料中提出的“市民”、“出租车司机”主体身份来看,他们多关注于经济发展能带来的显著、暂时、片面利益,而忽视了作为“宜居城市”应该具有的潜在、长久、全面的发展方向。在这个材料中为了提醒考生还又加入了一个具有特定身份的提问主体“记者”,“记者”作为国家媒体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道的工作者,通常能最先发现问题并及时宣传国家政策,他的观点可以用来判断事实的正确与否。从“记者”问话中提到的“清净”二字,实际是点出W市建设中没有注重环保质量问题,而“市民、出租车司机”作为城市的普通公民更是环保意识薄弱。

因此这段通过三种不同主体身份来帮助考生准确提炼事实的观点,在阅读时一定要把握好不同身份主体的立场,从符合国家政策发展角度选择出正确的态度,这样才能准确提炼出事实的观点。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