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理论
归纳概括主要内容的作答原则,就是“材料说了什么,答案中就要体现什么”,即答案是材料的“浓缩版”。具体来说,归纳概括主要内容,应当涉及材料中的方方面面,包括现状、问题、影响、原因、成功经验、对策措施等等。因此,归纳概括主要内容的作答形式一般为: 实际作答中,答案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还要依据材料而定,切不可固守形式。 具体来看,作答归纳概括主要内容依然遵循审清题意、提炼要点和加工要点这一流程。 (一)审清题意 1.表述方式: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确定试题类别。由于归纳概括主要内容所涉信息较多,故组织答案应当做到语言精练、简明扼要,不可冗长啰嗦,一般也不直接引用具体事例或数字。 2.范围限定:只能在给定资料的范围中概括,不能跳出限定的范围随意发挥。 3.权衡轻重:既然是归纳概括主要内容,作答重点应突出在“主要”上,即主要的事实或观点。答题时不可过于关注细枝末节,要统观全局,高瞻远瞩,从宏观的范围来把握。可以认为,“主要”内容是在文中带有倾向性的内容,它决定或支配着文章思路的走向或观念的变迁。 (二)提炼要点 任何文章都是有筋脉可循的,申论中的给定资料也不例外。筋,是文章、语句的外在形式,是语言、语法层面的规则;脉,是把资料组织起来的逻辑规则和事理原则,是体现资料中心思想的线索。把握给定资料的筋脉,就是根据文章、语句外在的语言形式,从外到内、由表及里地深入到组织语言的事理逻辑线索,进而确定资料、段落、语句的内容要点、中心意思。 一般情况下,给定资料中会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各种要素。在提炼要点的过程中,人物和事件是最重要的,它们往往就是资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而相对来说,时间、地点等常常作为辅助性要素出现,它们对资料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所以,在归纳概括主要内容时,考生应当砍掉资料中的细枝末节,提取内容中的精髓部分,用简洁的语言将主要内容抽象地概括出来。 (三)加工要点 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或从问题到对策的认识处理顺序,摘要或概括资料的内容要点。这种摘要和概括,通常包括现状、成因、影响、对策、趋势等各个方面。 二、示例解读 【示例】 根据“给定资料1~18”提供的信息,用不超过400字的篇幅,给上级领导整理一份情况反映。(20分) 要求:内容全面,主旨突出,表述简洁。【分析】 【解读】 第一步,审清题意。 本题要求整理情况反映,是对材料内容的再现,属于归纳概括主要内容的题型。归纳概括主要内容,作答形式为“现状+问题+影响+原因+对策+经验”,若材料中包含了以上信息,则均要在答案中予以体现。此外,注意此题的作答范围是“给定资料1~18”。 第二步,提炼要点。 阅读指定的作答范围的材料,将其所需的要点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归纳,一定要谨记要点的提取要全面。 第三步,加工要点。 可按照“问题及其表现+原因+对策”的逻辑结构对提炼出来的要点进行加工、整理。首先,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浙江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的具体表现;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分析原因所在;最后,引出措施。结尾处简单分析这些措施带给我们的启示即可。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